- 《巴黎手稿》研究:馬克思思想的轉折點
- 韓立新
- 467字
- 2019-12-06 20:09:20
第一章 從國家到市民社會(上)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研究
在早期馬克思思想的發展史上,1843年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時期[1]是馬克思思想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列寧曾將這一變化概括為“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的轉變[2],即馬克思在這一時期成為了一個唯物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迄今為止一些教科書和很多研究者也主要是從這兩個角度來把握這一變化的實質的。但是,如果按照馬克思本人1843年前后的著述和1859年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回憶來看,列寧的這一說法不夠準確,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當時的馬克思正經歷著一個可稱作“從國家到市民社會”的轉變。國家是哲學,而市民社會是經濟學,因此這一轉變又可稱作是“從哲學到經濟學”的轉變。[3]
本章就是從這一角度對真實記錄這一轉變過程的“第一部著作” [4]——《黑格爾法哲學批判》[5]——的一個研究。具體說來,本章要回答的是,為什么熱衷于國家哲學的馬克思會在經由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以后,將研究重心轉向了市民社會,并通過這一轉向為在稍后的巴黎時期的國民經濟學研究和布魯塞爾時期的唯物史觀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