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你有疲勞綜合征嗎?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一個人都是這人潮中的一分子。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每一個人都像機器一樣在不停地運轉。雖然社會醫療資源不斷增加,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然而處于疾病和亞健康狀態的人卻越來越多,其中,“工作疲勞綜合征”就是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
4年前,小李博士從某大學畢業,在眾多的競爭者中以1/30的比例脫穎而出,謀得了北京某大公司的一個重要位置,成為白領中的一員,收入頗豐,被同齡人視為佼佼者。家人和親友都為他感到高興和自豪,小李自己也感到很幸運。他決心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自我實現。工作中,他感到信心十足,熱情高漲,精力也十分充沛,很快進入角色。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過了2年,小李一直兢兢業業,埋頭苦干,領導對他非常重視,準備提拔他,開始找他談話,但沒想到的是,小李卻對此并不感興趣。長時間單調的超負荷工作,他已經感到厭倦,漸漸沒有了以往的工作熱情。雖然他盡量說服自己像以前一樣努力工作,但還是一加班就感到心情郁悶,有時感到力不從心,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公司人員流動是常事,有的是被公司淘汰的,有的是另有高就的,但大部分人在不被淘汰的情況下還是不愿離開公司。小李總在想自己應該跳槽還是繼續在公司發展:跳槽呢,沒有更好的位置;繼續干呢,他已沒有了興趣。為此他經常睡不好覺。由于工作積極性下降,效率也越來越低,領導對他進行了批評。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經常感到胸悶、胸痛,有時還動不動就出汗,心情郁悶,總感到乏力。他懷疑自己得心臟病了,幾次到醫院做檢查,又抽血又做心電圖,但醫生都說都沒問題,小李感到很奇怪,既然沒有問題,自己為什么還經常感到胸悶胸痛呢?他追問醫生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醫生在仔細詢問了他的工作生活情況后,告訴他患的是“工作疲勞綜合征”。
那么,什么是“工作疲勞綜合征”呢?其實就是在長期從事某一工作情況下,人的熱情、興趣、精力等從開始的高漲、飽滿逐漸到消沉、低落的過程,伴有工作效率的下降。
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蜜月期。一般是在剛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時,感到一切都很新鮮,充滿好奇心和進取心。主要特點是感到精神興奮、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熱情高漲,對未來充滿希望,能夠吃苦耐勞。
平淡期。一般是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新鮮感喪失,興趣下降。特點是開始感到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情和精力逐漸下降,但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工作。
疲勞期。在長時間從事某一工作后,明顯感到厭倦,對工作興趣喪失,甚至感到力不從心。同時,思想矛盾、情緒郁悶、憤怒,身體也出現各種不舒服癥狀,如頭痛、頭暈、胸悶、胸痛、背痛、心慌、氣短、乏力、睡眠障礙、血壓升高等等。
危機期。覺得工作生活都沒有意思,每天如行尸走肉般應付差事,經常或總是感到身體不適,認為自己得了某種病,經常到醫院看醫生,做檢查,吃很多藥,有時甚至感到自己要崩潰,嚴重者無法繼續正常工作。工作疲勞綜合征不僅伴有上述生理癥狀,心理癥狀如情緒反應,還可伴有焦慮、緊張、急躁、易怒、情感壓抑、憂郁、孤獨感等。
工作疲勞綜合征是如何形成的呢?當然,除了像小李那樣由于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這一原因外,還有其他一些重要原因可引起,如工作環境不好,沒有發展機會,人際關系包括與上司、同事關系緊張,缺乏家庭支持關愛,缺乏壓力釋放途徑等等,都會使人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興趣下降,對工作感到疲乏厭倦。
當一個人一到工作崗位就感到心煩、情緒低落、犯懶,以前能很快做到的事情現在感到費力,力不從心,甚至常感頭痛、胸痛、心慌、失眠,而離開工作崗位后癥狀可以消失,則說明他患上了工作疲勞綜合征。工作疲勞綜合征不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會降低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人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一個標志,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那么如何應對工作疲勞綜合征呢?其實也有辦法,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勞逸結合,松弛有度,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況。不能長期過勞,過度透支健康,必要的休息或休假以放松身心,對恢復體力腦力非常重要,保持健康的體魄才是繼續工作的本錢。研究表明,每周工作的時間越多,出現工作疲勞綜合征的可能性越大。有些公司或領導提倡無限制加班加點工作,將工作狂視為優點、上進。其實,有些人身體允許他們比別人工作時間更長、睡眠更少,但對多數人來說,長時間的工作使身體防御系統受到壓力。工作狂可能是受到對失敗恐懼的驅使,這種動機是消極的、壓抑的,而不是積極的、振奮的,尤其是在努力工作的時候,工作狂不一定有工作效率和創造力,而可能出現的是相反的情況,即長時間工作是因為他們只能一次做一件事,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每一項工作。所以我們不主張總是加班加點工作,以避免工作疲勞綜合征的發生。
正確認識,端正心態。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用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相比。“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事情不能光看其好的一面,也應想到其不利的一面,擁有一個健康平和的心態非常重要。很多人由于總是與別人攀比從而內心不平衡,漸漸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產生了工作疲勞綜合征。其實,只要自己與自己比,現在比過去強就不錯,就會避免不平衡心理。
加強人際交往,擁有能坦率交談的好朋友。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內心的憤怒、郁悶情緒可通過與人交流及時發泄、疏導出來,而避免長期積壓體內,引起身體各種不適癥狀。多交朋友,多與別人進行溝通,這對于緩解壓力、增進身心健康非常有必要。
加強體育鍛煉,豐富業余生活。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尤其對上下班坐車、上班時間坐辦公室的人,體育活動如游泳、打球、健身等,不僅可強身健體,還可緩解精神緊張,放松心情。除此之外,還可以跳舞、練氣功或瑜伽功等。
此外,還要注意做到“動養兼顧”。人的健康軀體也是一種神與形的有機結合體。所謂動就是指要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這對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更為重要。選擇的形式可依個人興趣和體質而定。相對而言,從事肌肉負荷不重的運動或體力勞動要比單純靜養更能有效地消除慢性疲勞。
總之,正確客觀地認識工作疲勞綜合征,并進行正確的處理,對保持有質量的工作生活非常有意義。健康是自己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及時調理亞健康,否則積勞成疾,不但有害身體,也沒有更好的精力做事。
·洪昭光語錄·
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份—4份就好。人體蛋白越多,死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