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企業管理(第3版)
- 劉磊
- 2083字
- 2019-11-29 16:00:28
1.3 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
企業管理的工作千頭萬緒,經常聽企業說“基礎工作不健全”“基礎工作做得不好”,給經營管理帶來諸多影響。要管理好企業,必須要做好管理的基礎工作;否則,管理的“空中樓閣”是會掉下來的。那么,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究竟有哪些?由于存在不同的行業和企業、不同的規模和管理要求,所以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管理的基礎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工作
一般把包括原始記錄、統計分析、技術經濟情報、科技檔案工作,以及數據和資料的收集、處理、傳遞、儲存等管理工作,統稱為信息工作。
現代企業是一個徹底開放的系統,及時、準確的信息是進行正確決策的依據。企業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利用,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資源。
二、標準化工作
1.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是指對企業的產品、生產條件、生產方法,以及包裝、儲存和運輸等所做的有關規定。制定技術標準要經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起草、試驗、修改、確認等步驟。技術標準是企業標準的重要內容,包括材料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工藝標準、設備及工具維修標準、安全與環保標準等。
2. 管理標準
管理標準是對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職責、程序和要求所做的規定,它是保證技術標準得以實施的必要條件。企業通常采用圖解法制定管理標準,其一般由五個部分組成,即管理總體圖、管理流程圖、崗位工作圖、信息傳遞圖和有關文字條例。
3. 工作標準
工作標準又叫工作規范,是指員工按照規定的工作程序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本崗位的工作任務。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規則。對作息時間、考勤辦法、請假程序、交接要求等方面所做的規范,也包括員工完成一定工作所需的時間。
(2)組織規則。企業單位對各個職能、業務部門及各層組織機構的權責關系,指揮命令系統,所受監督和所施監督,保守組織機密等內容所做的規范。
(3)崗位規則。也稱崗位勞動規范,它是對崗位的職責、勞動任務、勞動手段,以及工作對象的特點、操作程序、職業道德等所做出的各種具體要求。
(4)協作規則。企業單位對各個工種、工序、崗位之間的關系,上下級之間的連接配合等方面所做的規定。
(5)行為規則。對員工的行為舉止、工作用語、著裝、禮貌禮節等所做的規定。這些規則的制定和貫徹執行,將有利于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監督勞動者嚴格按照統一的規則和要求履行自己的勞動義務。
三、定額工作
工作定額也稱產量定額,是勞動定額的一種,是在單位時間內(如小時、工作日或班次)規定的應生產產品的數量或應完成的工作量。定額是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對物力、財力人力的消耗及占用所做的規定性標準,如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物料倉儲定額、流動資金定額、管理費用定額等。
1. 勞動定額
勞動定額是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為生產一定量的產品或完成一定的工作,所規定的勞動消耗量的標準。勞動定額有工時定額和產量定額兩種形式。
2. 材料消耗定額
材料消耗定額是指在節約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條件下,生產單位生產合格產品所需要消耗一定品種規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及水、電、燃料等的數量標準,包括材料的使用量和必要的工藝性損耗及廢料數量。制定材料消耗定額,主要就是為了利用定額這個經濟杠桿,對物資消耗進行控制和監督,達到降低物耗和工程成本的目的。
3. 物料倉儲定額
物料倉儲定額是指在一定的管理條件下,企業為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所必需的、經濟合理的物資儲備數量標準。確定物料倉儲定額取決于兩個因素,即物資周轉期和周轉量。
4. 流動資金定額
流動資金定額是對企業或企業所屬內部獨立核算單位規定的在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必需的、合理的、最低限度流動資金占用量標準,是企業籌措流動資金和考核流動資金運用情況的依據。一個企業所需的流動資金數額主要取決于生產經營規模、生產周期、物資消耗、成本水平及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在核定流動資金定額過程中,既要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需要,又要貫徹節約原則,力爭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
5. 管理費用定額
管理費用定額通常稱為費用開支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為生產一定產品或者完成某種工作所規定的必需開支的費用標準。
四、計量工作
計量是指采用一種標準的單位量去測定事或物的量值。沒有科學的計量方法和手段,就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原始數據,也就無法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材料管理、成本管理和經濟核算,連推行嚴格的經濟責任制也會變成空談。計量工作包括:計量器具要準確可靠,計量方法要科學合理,要有人專門負責計量工作的監察與監督,建立計量管理制度,規定工作程序和獎懲辦法等。
五、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企業管理中各種管理條例、章程、制度、標準、辦法、守則等的總稱。它用文字形式規定管理活動的內容、程序和方法,是管理人員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是全體企業員工必須遵守的行動準則。企業規章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企業的發展、技術的更新、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人們認識的深化,也需要修改和完善。
六、培訓工作
要建立具有競爭力的一流企業,人員素質是關鍵。中小型企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培訓工作往往被忽視。雖然對員工進行培訓會損失一些局部利益,但為了企業的長遠利益和持續發展,企業必須對員工進行培訓并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