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義務教育制度

0

視頻講解

(一)義務教育的概念

義務教育是指國家采用法律形式規(guī)定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都必須予以保證的帶有強制性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

0

真題及解析

(二)義務教育的特點

1. 強制性

強制性又稱義務性,是義務教育最本質的特征。強制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二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義務教育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推行和實施。任何違反義務教育法律規(guī)定、阻礙或破壞義務教育實施的行為,都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受到強制性處罰或制裁。

2. 普及性

在《教育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tǒng)一包括要制定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這些與統(tǒng)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如《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原則上,義務教育覆蓋我國所有的適齡兒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聾、啞、弱智和殘疾的兒童、少年。

3. 免費性

免費性又稱公益性,是指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除全部或者大部分的上學費用。根據(jù)我國《義務教育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雜費。義務教育的免費性還表現(xiàn)在,對那些貧困的學生不僅免收學費,而且《義務教育法》還規(guī)定了國家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

4. 公共性

義務教育是一種社會公共事業(yè),屬于國民教育的范疇。公共性表現(xiàn)在:一是教育與宗教分離;二是義務教育由國家設立或批準的學校來實施;三是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和教師具有公共和公務性質;四是國家對實施義務教育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管理。

5. 基礎性

根據(jù)《教育法》的規(guī)定,所有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完成規(guī)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態(tài)度等方面的教育。義務教育的基礎性表現(xiàn)在義務教育是一種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

(三)我國的義務教育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基礎教育,多次提出在全國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制定《義務教育法》、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任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標志著我國已確立了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法》對義務教育的主體、入學、教育教學、實施、物質保障等方面從法律上做出了比較全面的保證。這是一部意義深遠的法律,它的頒布和實施意味著“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從此成為法定義務,揭開了中國教育史上以法治教的新篇章,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普及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兩個文明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義務教育法》進行了修訂,規(guī)定了“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統(tǒng)籌規(guī)劃實施,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等一系列制度,對于學齡兒童的入學年齡,接受義務教育的年限、權利和義務等都做了明文規(guī)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临夏市| 苏州市| 峨眉山市| 正镶白旗| 聊城市| 衡南县| 灵丘县| 射阳县| 台前县| 黔西县| 永福县| 图木舒克市| 宜章县| 遂宁市| 宣汉县| 江达县| 乌拉特后旗| 伊川县| 长岭县| 宝坻区| 杭锦后旗| 泗阳县| 漠河县| 馆陶县| 昌吉市| 肥东县| 永福县| 望奎县| 敖汉旗| 毕节市| 密云县| 泸州市| 资源县| 青冈县| 镇远县| 黑水县| 阿拉善右旗| 夏河县| 土默特左旗|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