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能源

所謂能源,一般包括常規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和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核聚變能等)。能源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更是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礎設施。

(一)海西自貿區能源動力之現狀

1.能源儲量現狀

福建省是一個少煤、無油、無天然氣且常規能源短缺的省份。沿海一些城市石油依賴外省輸入,煤炭資源保有儲量僅居全國第24位,且品種單一。全省已探明的煤炭儲量,按2009年的生產能力僅能開采15—20年,發電所需的煤炭大都從省外、國外調入。福建省水資源主要來自降水,500千瓦以上的水力資源,已開發的占70%(伍長南、黃繼煒,2010)。

福建省所處的緯度低,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因此,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全年全省太陽能儲量為1150—1550千瓦時/平方米,日照時間大部分達1670—2450小時,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接受太陽輻射能量在100—130千卡之間,相當于170—200千克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年太陽輻射量在42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日照百分率為38%—54%。

由于福建戴云山脈與臺灣中央山脈接近于平行排列,造成夾在中間的臺灣海峽“狹管效應”明顯,加之福建省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風能資源十分豐富。全年全省陸地風能資源總儲量達4131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面積內的風能資源儲量為607萬千瓦,占全國陸地風能總儲量的1/6。全部技術可開發量集中在占全省總面積2.51%的海島和半島上。

福建省地熱資源豐富,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和開發前景。地熱勘察初步查明,全省有天然溫泉215處,最高溫度89℃,溫泉分布密度居全國第3位;溫泉總流量13.65萬立方米/日。全省84個市轄縣(區、市)中,48個有溫泉分布,占57%。地熱勘查大于100℃的地熱井2眼,全省溫泉平均溫度53.12℃,其中水溫80—100℃的高熱溫泉16處,60—80℃的高溫溫泉56處,40—60℃的中溫溫泉106處,30—40℃的低溫溫泉51處。經粗略測算,福建全省5000米深度內地熱能儲量相當于5萬億噸標準煤(莊慶祥,2015)。

海西區生物能源產業已經投入運營且發展迅速,已有沼氣、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垃圾發電(林國慶、林馨,2010)。其中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運行多年,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福建省豐富的海洋能資源是得天獨厚的,潮汐能分布地理位置主要為:三都澳、白馬港、沙埕港、福清灣、羅源灣均在寧德、福州地區,屬于福建省電網北網,負荷中心集中在福州地區;湄洲灣、東山港、興化灣在莆田、泉州、漳州地區,屬于福建省電網南網,負荷中心集中在泉州、廈門地區。如果在以上地區建立大型的100萬千瓦及以上規模潮汐能發電站,同時在海底配合建設潮流能發電裝置,既能為負荷中心提供有效電力,又具有一定的抽水蓄能功能,效益優勢明顯(韓曄,2013)。

2.能源發展現狀

煤炭:由于福建省煤炭儲量極為有限,省內自產煤總量極少,煤炭消耗主要依賴于從省外調入以及從國外進口。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費總量為12109.7萬噸標準煤,當年能源缺口達到9185.7萬噸標準煤,是其能源生產量的3倍多,占能耗總量的76%。2014年,福建從外省調入或進口能源達10184.7萬噸標準煤。[35]

鑒于缺煤的現實情況,福建省政府在煤炭產業發展政策上極為謹慎。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福建省國土資源廳等聯合發出《關于加快關閉淘汰落后小煤礦的通知》,明確未來幾年關閉淘汰落后小煤礦的階段性目標,并要求部分縣(區)和省能源集團提前完成任務。通知明確,2015年年底前,完成年產6萬噸以下(指公告生產能力,下同)落后小煤礦關閉淘汰任務,2015年不允許年產6萬噸以下、2018年不允許年產9萬噸以下小煤礦通過資源整合(指作為主體整合他礦)或技改擴建等形式提升產能,規避關閉淘汰。2018年年底前,年產9萬噸以下的生產煤礦應予以關閉淘汰。[36]“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共計劃關閉退出煤礦113處以上,年淘汰落后產能750萬噸以上;到2020年年底,全省煤礦數量控制在100處以內,年產能控制在1500萬噸以內,煤礦最小生產規模為9萬噸/年。[37]

石油:福建是一個不產原油的省份,石油產業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泉州口岸是全省唯一的原油進口口岸。根據福建省檢驗檢疫局的統計,2015年前11個月,該局共檢驗監管進口原油1904.81萬噸,同比增長29.21%,進口量超過2014年的1649.61萬噸,創1993年以來的新紀錄,從而使福建省原油進口量位列浙江、山東、廣東、遼寧之后,成為全國第五大進口省份。泉州是國家規劃的九大煉油基地之一。福建省現已投產的兩大煉化企業——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均在泉州。自2014年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和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乙烯“脫瓶頸”改造項目均順利投產后,煉油能力實現大幅度提升,從1200萬噸/年增至2600萬噸/年,進口原油量逐年增長,屢創歷史新紀錄,為做強做大海西石化產業集群打下良好的基礎。2015年,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分別進口原油1081.99萬噸、1002.8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87%、59.78%。[38]

天然氣:福建是一個不產液化天然氣的省份,位于莆田市湄洲灣的LNG接收站,是全省唯一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口岸。目前,福建省主要從印度尼西亞、也門、卡塔爾、俄羅斯、赤道幾內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進口天然氣,廣泛用于發電、工業助燃、家用能源、汽車動力等多個領域。2015年3月,中國第一個自主引進、建設、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中國海油福建LNG接收站累計進口LNG總量突破1500萬噸。未來,中國海油將在福建大力推進LNG槽車外輸系統、海西天然氣管網二期工程、LNG加注等項目建設,向該區域源源不斷地注入清潔的發展動力。[39]

電力:2015年前11個月,福建省累計發電1727.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3%;全社會累計用電1700.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4%,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用電量累計分別為23.45億千瓦時、1139.19億千瓦時、217.16億千瓦時和320.47億千瓦時,分別增長8.87%、-1.01%、5.87%、0.02%;工業用電量為1115.3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5%。[40]

新能源:新能源是利用現代科技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資源,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聚變能等,是21世紀新技術革命的杰出代表,是人類社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福建在新能源儲量上得天獨厚。2014年,福建省莆田、建甌、南安3個城市入選國家第一批創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名單,全省在利用新能源發電上業績顯著。

風電:2015年福建風電產業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172萬千瓦,風電發電量44億千瓦時,風電累計核準容量401萬千瓦,同比增加158.25萬千瓦;累計在建容量228萬千瓦,同比增加144.6萬千瓦。從利用小時數來看,2013—2015年福建風電產業利用小時數先減后增,由2013年的2666個小時減少至2014年的2478個小時,再增加到2015年的2658個小時。[41]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目前福建省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共有7個,其中1個項目已核準,正在建設;6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7個項目裝機規模總計210萬千瓦。

太陽能光伏發電:截至2015年年底,福建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萬千瓦。[42]2015年3月福建最大容量的光伏發電站——福建信義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正式并網發電,年發電量約6640千瓦時。鑒于福建林多、山多的地理環境,福建嚴格控制地面式光伏電站建設,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按國家能源局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按規劃,福建2016年分布式發電新建規??蛇_20萬千瓦,從新增規模上看,在全國排在第10位。

核電:2016年2月2日,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2015年度生產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該公司分別于2013年4月、2014年5月、2015年6月投產的1、2、3號3臺機組累計實現上網電量373億度。加上于2014年年底、2015年年底投入商業運行的福清核電站1、2號機組,目前福建已有5臺核電機組投入運行。發布會披露,寧德核電4號機組已于2015年12月31日開始裝料,預計于2017年實現商業運行;同時,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寧德核電5、6號機組按照“華龍一號”技術方案開展前期工作,意味著新建機組技術路線得以確認。福清核電站規劃裝機容量為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目前,福清核電站1、2、3號機組已經投入商業運行,4號機組預計于2017年實現商業運行,5號機組處于安裝高峰,6號機組已正式開工建設。5號、6號機組預計分別于2020年、2021年實現投產。[43]我們可以通過表4大致了解福建的電力發展狀況。

表4 2015年12月福建全省及主要電廠發電情況

資料來源:“2015年12月福建省電力供需及電網建設情況”,福建省電力行業協會官網,2016年1月27日。

(二)海西自貿區能源事業存在的問題

1.常規能源儲量極度缺乏,過度依賴外省或進口

如前所述,福建省的自產煤數量嚴重不夠自用,發電所需的煤炭絕大部分從省外調入或從國外進口。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能源消費量不斷上升,特別是近幾年,海西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鋼鐵、機械、化工、水泥等重工業部門發展迅速,能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并且,目前福建省配套的常規能源儲備還不充分。由于國內市場煤炭安全生產監管制度的逐漸加強與完善,以及國際市場上影響煤炭、原油、天然氣等價格的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常規能源的外部供給并不穩定,供需矛盾很難得到解決。

2.新能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能源供給缺口大,外購依存度高,因此新能源開發利用變得日趨重要。但是,福建省的新能源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一些制約瓶頸。第一,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在前期進行大量的科研投入以及具有較長的試產摸索期,一般的個人或企業缺乏進入新能源產業的動力,因此新能源產業的成長是舉步維艱的。目前新能源產業的成長、維系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扶持。以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例:分布式光伏發電每千瓦時可補貼0.42元,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多數入網的個人投資者都還滿足不了自用,所以從總體上看,個人投資回收成本還要10年左右。[44]第二,已經投產的新能源產業規模小、基礎薄弱,承受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以及國內外政策形勢波動的能力很弱。第三,新能源企業創新能力有限,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比如:福建核電技術人員不足,監督人員的素質、專業知識以及監督手段的水平,滿足不了需求,核安全監管面臨較大挑戰。第四,缺乏核心技術,導致產品成本偏高,尚不具備與傳統的能源市場競爭的能力。受制于新能源產品價格和電網接入等問題,新能源發電的電價較傳統能源高,例如,風電發電成本是煤電的1.5倍左右,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則高達5倍以上,且電壓不穩定,難以大規模推廣應用。

3.電力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電力結構不盡合理,電力規劃滯后。福建省電力構成中,水電、火電、新能源裝機比例約為26.4:58.7:14.9?;痣娧b機占裝機總量的58.7%,且大部分是用煤做燃料,水電裝機占裝機總量的26.4%,與巨大的水電資源相比,明顯偏低;火力發電的小火電機組仍占有一定比例。目前福建省電力行業的規劃指導性與權威性不強,電源規劃與電網規劃之間、電源結構規劃之間、傳統能源規劃與新能源規劃之間、輸煤規劃與輸電規劃之間缺乏統一性、協調性與科學性?,F代化電網管理技術仍處于啟動階段,電力工業尚未進入大機組、大電廠、大電網、超高壓和自動化階段。城鄉配電網基礎薄弱,設備落后、老化,線損率高,造成有電輸不出、有電用不上的局面。

另一方面,電價形成機制不合理,開發建設面臨難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執行不到位,電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在廠網不分、供大于求的形式下,發電環節沒有公平競爭的規則——壟斷經營,一方面用戶沒有購電選擇權,另一方面電價脫離供求關系。同時,電力開發建設的環境和社會壓力加大,發展的難度增大。征地拆遷、水土保持、植被保護、移民訴求等成本大幅提升,有的已超過了電力企業的承受能力。

(三)應對之策

1.能源儲備建設之對策

(1)能源供應向多元化、低碳化和基地化方向發展

按照能源來源多元化、建立能源安全保障體系的要求,以電力建設為中心,提升清潔能源比重,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多渠道開拓資源,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努力建立由企業儲備、商業儲備、國家戰略儲備相結合的海峽西岸能源儲備體系。比如重點建設閩江口、湄洲灣、汕頭煤炭中轉儲備基地。

(2)增強海陸油氣運輸能力

建立穩定的石油、天然氣進口渠道,完善儲運系統。陸路通道在調進能源中起輔助作用,在特殊時期將發揮基本供給的保障作用,在將來可發展成為內陸省區從國外引進能源的便捷通道。重點建設沿海鐵路、向莆鐵路、龍廈鐵路和一批疏港鐵路支線,促進形成連通海港口與全國鐵路干線網的能源運輸大通道。[45]

2.新能源開發建設之對策

由于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前期資金與技術投入比較大,相對于常規能源開發利用的風險性更大,因此,在實際開發利用之前要加強新能源資源調查和評價,優先開發技術比較成熟、可規?;l展和產業化前景比較好的新能源。

(1)大規模開發利用風能發電

風能屬于絕對無污染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的投入成本低、有“一本萬利”的效益。但是,風力發電在發展初期與常規能源相比產業規模小、獲利能力低,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和相應的扶持政策。要把風能發展納入政府能源建設計劃,增加資金渠道和投資力度,制定優惠稅收、電價補貼等政策。同時,加快推進沿海風電規模化開發,要按規劃分期有序地開發條件較好的沿海陸地大型風電場,同時開展近海風能資源評價、開發利用規劃,開展海上風電場建設的試點示范,為大規模開發海上風能資源做準備。積極推動風能規?;_發,加快推進莆田平海灣、寧德霞浦、漳浦六鰲、溫州洞頭、瑞安鳳凰山等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一批海上風能基地。

(2)謹慎規劃與科學開發核電

核電是常規一次能源,屬于不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發電。同時,也必須意識到核能的開發過程及其結果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中國正處于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和城鎮化在加速,對能源尤其是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而風電、太陽能等暫時無法大規模替代煤電或新增電力裝機缺口,核電自然就成為當前主要的清潔替代能源。應該講,中國目前對核電的迫切性很強。[46]因此,福建省乃至整個海西地區要認準核電的重要性,在謹慎規劃、科學開發、安全至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核電對緩解當前電力供求矛盾的作用。具體來講,福建省目前要進一步完善核電廠址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寧德、福清核電等項目的建設。

(3)大力扶持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與風能一樣,太陽能屬于絕對無污染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福建省得天獨厚的日照時間為太陽能發電提供了絕佳的自然條件。但是利用太陽能發電要比風能發電投入的成本高,重點是光伏產品的投入,也需要政府在其初期發展階段給予扶持。為此,首先需要設立“光伏發電專項基金”,專門用做對光伏并網發電電價、光伏發電示范工程的補貼。其次,要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通過在福州、廈門等核心城市建立光伏住宅示范工程,將光伏發電產品推進千家萬戶(朱四海,2009)。最后,要強化產學研結合,依托福建省內高校的相關科研能力和技術條件,光伏企業也要增強自身的創新與投產能力。

(4)推進生物質能源的生產

海西區要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地制宜,重點是推廣和發展農村生物質發電、種植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開發新型農村能源產業;發展沼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生物質氣化,開發新型農村能源產業;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為石油替代開辟新的渠道;規?;_發生物質能源,實現產業化發展;繼續結合農村畜牧養殖業污染治理,大力發展沼氣,促進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

3.電力發展建設對策

(1)合理規劃火電、水電等電源點建設

以市場為導向,按“就近平衡,分散接入”的電源布局原則,結合資源情況、運輸條件、電力需求等因素,合理規劃電源項目建設?!昂侠聿季盅睾4笮兔弘?,加快列入規劃的超臨界、超超臨界大型燃煤火電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規范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電站,推進仙游、衢江、梅州(五華)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前期工作?!?span id="136jjrd" class="math-super">[47]

(2)構建海峽西岸現代化電網

大力加強電網建設,構建進出順暢、安全可靠的電網支撐系統。推進福建與華東聯網第二通道及與南方聯網的前期工作,加快構筑“省內環網、沿海雙廊”的500千伏超高壓電網,實現多通道、大容量的跨省聯網;加強220千伏及以下輸配網和智能電網建設,提高供電能力和安全可靠性。[48]提高電網在更大區域范圍內優化配置電力資源的能力,為核電和大型火電提供市場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焉耆| 承德市| 合作市| 内乡县| 嵩明县| 丰台区| 海门市| 高安市| 庆云县| 赫章县| 西乌| 安塞县| 科技| 五寨县| 吕梁市| 吴旗县| 小金县| 丘北县| 南华县| 武城县| 康平县| 张北县| 尼玛县| 大冶市| 肃北| 开江县| 张家界市| 芜湖市| 砀山县| 延安市| 大洼县| 双峰县| 轮台县| 东阿县| 武定县| 长治县| 临朐县| 江孜县| 怀柔区|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