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2016
- 洪永淼
- 2745字
- 2019-12-11 15:45:53
三、郵電通信
郵電通信是指郵政、電信以及與郵政、電信相關聯的業務。郵電通信業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同交通運輸業一樣,對經濟建設起著重要的承載作用。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郵電通信業逐漸形成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毫不夸張地說,無論從近代歷史還是從改革開放至今的三十多年來看,海西地區的郵電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范圍的對比中都不落下風。改革開放之后,“以1982年的F-150全套萬門程控交換系統開通為開端,海西地區的郵電通信業開始進入高起點、跳躍式、大規模、高階段的發展階段。福建成為我國通信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創造了郵電通信史上十幾項全國第一”(黃美珍、蔡而迅,2005)。進入21世紀后,海西地區傳統的業務如郵政函件、報紙雜志、郵政儲蓄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而新的業務如移動電話和互聯網也逐漸走入千家萬戶。
(一)海西自貿區郵電通信之現狀
現代意義上的郵政業務包括傳統的函件、包裹和報刊等服務業務,也包括快遞業務。海西區作為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經濟綜合體,人員及物資的流動非常頻繁,這對郵政服務業有著極大的需求。就總量來講,海西地區郵政行業的業務量和營業收入近年來每年都以較大的比例增長,見圖3。

圖3 2010—2015年福建省郵政全行業業務發展情況
然而,從具體的業務形式和內容來看,快遞業務快速發展,而傳統的郵政服務業務江河日下。這種現狀或趨勢與時代的發展(如電商的強勢興起)以及人們的生活或工作的快節奏密切相關。以2015年為例:傳統的函件、包裹和報刊等服務業務都有所下滑,全年函件業務量完成12923.02萬件,同比下降28.33%;全年包裹業務量完成107.03萬件,同比下降30.61%;全年訂銷報紙業務完成71401.88萬份,同比下降2.36%;全年訂銷雜志業務完成3400.05萬份,同比下降9.36%。
相比之下,快遞業務增長迅猛。具體如下:第一,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88億件,同比增長35.72%,占全國快遞業務量的4.3%;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0.85億元,同比增長24.38%,占全國快遞業務收入的3.6%。第二,快遞業務收入在行業中占比繼續提升。快遞業務收入占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71.6%,比上年提高4.15%。第三,同城快遞業務持續增長。全年同城快遞業務量完成12278.1萬件,同比增長29.38%;實現業務收入9.01億元,同比增長24.89%。第四,異地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異地快遞業務量完成74478.73萬件,同比增長36.41%;實現業務收入67.83億元,同比增長23.03%。第五,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穩定增長。全年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完成2029.37萬件,同比增長52.92%;實現業務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13.4%。[49]
自改革開放以來,海西地區電信業的建設穩扎穩打。1995年以來,福建省電信業務總量基本保持著每年以較大幅度增長的態勢,見圖4。

圖4 1995—2014年福建省電信業務總量變化趨勢折線圖
截止到2015年年末,福建省電話用戶總數達5219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88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240萬戶。全省3G電話用戶1198萬戶;4G電話用戶1401萬戶,凈增1083萬戶。全省互聯網用戶3964萬戶,凈增104萬戶,其中,固定寬帶用戶916萬戶,凈增17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3048萬戶,凈增88萬戶。移動電話基站17萬個,同比增長19%。全省電話普及率為134.7%,互聯網普及率為104.1%。[50]
2015年9月23日,2015年福建省互聯網年會在廈門舉行。會議以“互聯網新思維”為主題,系統總結福建省互聯網產業發展經驗,把脈互聯網產業發展新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首任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胡啟恒在致辭時表示,本次互聯網年會突出展示互聯網行業新業態、新模式,順應“互聯網+”的新趨勢、新機遇,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會上,福建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麗娟介紹了福建省互聯網的發展情況,并對福建省互聯網行業發展提出了四點要求:一要著力加快“數字福建·寬帶工程”建設,持續推進提速降費;二要著力落實好“互聯網+”行動計劃,持續普及互聯網應用;三要著力改進互聯網行業管理,持續維護網絡安全;四要著力發揮好互聯網協會的作用,持續推動行業自律。[51]

圖5 2011—2015年年末電話用戶數
(二)海西自貿區郵電通信事業存在的問題
雖然“寬帶中國”戰略已經開始實施,但目前福建省的寬帶建設和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福建省內眾多的農村和山區寬帶建設仍然滯后,市場動力不足,電信行業亟待政府財政支持及跨部門協調。寬帶建設通行權難以保障,網絡設施規劃、改造與城建、土地利用規劃脫節,面臨接入難、進入難、穿行難、用地難等突出問題。
近幾年,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穿戴等技術呈現出集聚創新態勢。一波高過一波的創新浪潮將信息化推到新的發展階段,打開了新空間、新領域,在建設重點、發展動力、應用形態等方面表現出不同于數字化階段的新趨勢、新特征。這些都給監管帶來了較大挑戰,電信行業面臨的競爭將更為激烈,融合轉型成為主流。對電信市場規范方面的監管政策、法律法規等的需求將越來越多,新的監管體系還應該能夠較為靈活地對市場情況做出反應,面臨的挑戰非常突出。
一是互聯網產業規模較小,大企業引領示范作用不突出;二是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尚未形成,市場更多地集中于先進企業;三是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仍未建立,互聯網市場不正當競爭行為頻發,個別互聯網企業出于商業利益,不遵循行業管理和行為規范,采用高技術手段侵害用戶權益,排擠競爭對手。
(三)應對之策
(1)加快實施“數字福建·寬帶工程”,進一步統籌寬帶網絡發展,不斷完善“無線城市”建設,加強資源共建共享,推進農村信息通信基礎網絡的建設和改造,推動信息通信服務均等化。推動海西自貿區全面進入4G時代;理順和規范寬帶市場秩序,對駐地網商、房產商、物業等進入電信業的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建立有效的寬帶市場競爭秩序(福建省信息協會,2015)。
(2)鼓勵基礎電信運營商的運作方式由提供純粹接入式服務向提供智能渠道轉變,推進基礎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有效合作,實現雙贏;鼓勵和引導電信業務經營者創新業務,并對促進電信技術、服務發展的新型電信業務給予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合理促進有利于國民經濟增長和電信行業發展的新型業務的創新和發展。
(3)組織實施民間資本進入移動通信轉手業務、接入網業務試點;建立健全新形勢下的電信業務監管體系;理順電信業務分類原則,并采取措施激勵運營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市場參與者有效競爭,對不正當行為加以監督和制止。
福建省既有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優勢,又有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前景良好,因此對于郵電通信業務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在需求過剩的前提下,只要生產能夠持續增加,郵電通信業的經濟效益就會高歌猛進。雖然尚存若干問題未能解決,但是相信只要政府與相關企業協同努力,福建郵電通信業的快速增長勢頭就會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