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論常道
上一章詳細形容了“道”,這一章綜合起來,一開始說:“致虛極,守靜篤?!鄙弦徽伦詈笳f“不欲盈”,“盈”的對立面是“虛”,要達到極端的空虛,才能“萬物靜觀皆自得”。這兩句可以翻譯如下:
下面接著說:“萬物并作,吾以觀復?!比f物同時生長發育,我靜心地觀察大自然的循環往復。這兩句的譯文可以是:
接著還談萬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比f物種類繁多,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不能違背發展的規律。這規律就是“歸根”,譯文如下:
接著就是四個推論:“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薄皻w根”包括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落葉歸根,循環往復,由動到靜。所以根就是靜,歸根就是由動到靜,循環往復是萬物發展的命運,所以說是“復命”:循環往復又是符合自然規律,經常發生的現象。所以“復命”就是“常規”。知道這個常規就是聰明,智慧,就是得道,所以說“知常曰明”。這四個推論可以翻譯如下:
這就是老子的知識論。和西方《圣經》中上帝禁止人吃智慧之果的比喻有同有異,相同之處是西方比智慧為果,東方比之為根;不同的是西方禁止,東方贊美說是“知常曰明”。這也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優越,老子接著又從反面來說:“不知常,妄作兇”。就是說,不知道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卻要胡作非為,結果就會害人害己。
歷史上西方的宗教戰爭造成了歐洲的黑暗時期就是一個例子。最后,老子又從正面提出了六條推論:“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敝朗欠菍﹀e的相對規律,就能容忍不同的意見;容忍才能公正,公正才能全面完美,全面完美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因為只有天道是完美的,天長地久無時盡,天道完美無絕期,這個結論的譯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