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愛琴美術一瞥

從人類文明的歷史上看,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搖籃,而希臘文明又主要來自以愛琴海為中心的愛琴文化(Aegean Culture),后者的時間跨度約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

愛琴文化包括基克拉迪文明(Cycladic Civilization)、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與邁錫尼文明(Mycenaean Civilization)。有研究表明,它們之間是有交流的。但是,在19世紀末期之前,愛琴文化卻是神話傳說中的記敘而已。絕大部分藝術品都是1870年以后才發掘出來的。雖然在愛琴文化之后是好幾百年的所謂“黑暗的年代”(Dark Age),對此我們只有考古的一些材料而無充足的文字依據,但是,愛琴文化顯然是為希臘的藝術發展提供了獨特的基礎。

圖2-1 《阿莫爾戈斯島的女性偶像》(約公元前2700—前2300),大理石。

古希臘著名的荷馬史詩曾描述過希臘與特洛伊之戰,這一傳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先后吸引了德國業余的考古學家海因里希·謝里曼(Heinrich Shliemann)和英國學者亞瑟·伊文思前往進行實地發掘,他們各自發現了邁錫尼文化遺跡、米諾斯王宮遺址以及大量的藝術文物。這些發現證明:米諾斯文化是愛琴文化的發源地,邁錫尼文化是米諾斯文化的繼承者,而基克拉迪群島則可能是希臘文化最早的起源地。愛琴文化中的藝術頻頻引發了世人的莫大驚訝和由衷贊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基克拉迪文明中的藝術。基克拉迪群島位于愛琴海南部。基克拉迪文化是沒有文字的。發掘出來的藝術品屬于銅器時代。《阿莫爾戈斯島的女性偶像》就屬于銅器時代早期的作品。人們大多認定,這樣的人體雕像是膜拜的對象,因為它們大多是在墳墓里發現的。非常有意思的是,女性的雕像明顯多于男性的雕像。學者們猜測,或許是因為當時的女性不能參加宗教性的游行而必須以雕像替而代之的緣故。

《阿莫爾戈斯島的女性偶像》采用了瘦長扁平的造型,同時突出了性別的特征。確切地說,這種雕像與現代圓雕的區別是很大的,因為前者幾乎是扁平的。從正面看,手和腳都趨于平面化。幾何化的處理體現在許多局部上,譬如,臉部是趨于橢圓形的,鼻子是拉長的金字塔形,脖子為圓柱體,軀體也是長方形的組合。五官中除了鼻子,均被抹去。身體部分唯有乳房和膝蓋是飽滿和趨于寫實的。這種明快和簡潔卻可能與神秘的含義有關,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妙的組合。

圖2-2 《彈豎琴者》,公元前2000年,大理石。

同樣,《彈豎琴者》也是以一種高度簡約的樣式來塑造形象和表達情緒的。管狀的實體猶如線條般地勾勒出了一個完全沉迷在音樂中的樂師形象以及豎琴和椅子。如果說女性偶像可能與宗教儀式有關,那么,這一樂師的造型又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呢?

當然,這些雕塑完全可以當做一種獨立的作品來欣賞。可是,令今人依然驚訝不已的是,這些雕像仿佛是現代的而非古代的,那種走向抽象、趨于構成性的裝飾風格實在是一種獨特而又智慧過人的創造。

再來看米諾斯藝術。米諾斯文化(約公元前3000—前1500)的發源地是愛琴海上的克里特島。米諾斯文化是現代學者用傳說中的克里特的統治者米諾斯的名字命名的。米諾斯文化沒有連貫的傳承性可循,其出現與消失的原因,都有很多問題,學者們認為,起碼它的消亡可能是與公元前1600年的地震和后來的來自希臘大陸的入侵有關的。

圖2-3 克里特島克諾索斯宮殿廢墟(公元前1600—前1400)。

米諾斯藝術也是被遺忘過的。直到20世紀初,英國的伊文思發掘了克諾索斯的米諾斯王宮,米諾斯文化才顯現出迷人的一角。

米諾斯王宮占地很大,約兩公頃,是克里特島規模最大的古建筑遺址,內有宮室250間、一個游泳池,它結構復雜、層次多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迷宮。但是,其外觀卻又普普通通,并沒有任何防御設施。這是因為克里特島本身已經是天然的保護屏障,不再需要在王宮外修建厚厚的高墻。同時,與其他愛琴海和近東的王宮一樣,米諾斯王宮也不只是皇室的所在,它還是運作良好的貿易和宗教中心。

宮墻上有壁畫裝飾,壁畫的線條極為流暢,色彩亮麗迷人,寫實地描繪出了富有裝飾性的人物和圖案,手法上與埃及藝術不無聯系。

米諾斯的繪畫也許是最具有樂觀天性的藝術。它不是用來圖解某種宗教的教義,也不是贊美某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是用來表達面對米諾斯世界的美的喜悅感受。藝術家展示了其表現戲劇性的特征和捕捉動態中的美的天賦。由于米諾斯繪畫美得如此攝人魂魄,以至于當一個法國人在克諾索斯發掘到一件壁畫的殘片時,情不自禁地喊出聲來:“呀,她真像是個巴黎女郎!”他看到一個一頭卷發、雙目生輝、有著迷人嘴唇的女性形象。

圖2-4 《巴黎女郎》(約公元前1500—前1450),壁畫殘片。

《公牛之舞》是克諾索斯王宮壁畫中的精品。它描繪的是一頭向前沖去的公牛、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左邊的女孩正緊緊抓住公牛的雙角,男孩在牛背上翻跟斗,而右邊的女孩仿佛在保護他,準備隨時扶住。從公牛的神圣性19來判斷,畫中所描繪的場面有可能與儀式性的體育活動相關,涉及牛的獻祭,甚至運動者的死亡。

圖2-5 《公牛之舞》(約公元前1500—前1450),壁畫。

圖2-6 《海豚》(約公元前1500—前1450),壁畫。

可以注意到,女性的膚色比男性的要淺了許多。而且,側面像占有主要的地位,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又往往畫出正面的一只眼睛。起伏的曲線和空間中的動態顯然是壁畫繪制者的考量重點。人物的動作也可以看成一個連續性的動作的分解,即舉臂、抓角和翻跟斗。另外,畫的邊框的圖案設計也饒有意味,帶有似真似幻的美感。

可以看出,克諾索斯王宮中的濕壁畫是從自然中汲取靈感的。《海豚》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作為一個生活在四周是碧藍大海的米諾斯人是親近和熟悉大海的。他們以一種寫實而又十分簡約的清新形式描繪大大小小在水中自由游弋的海豚,透出一種特別的裝飾魅力。

圖2-7 邁錫尼《獅子門》(約公元前1400—前1300),石浮雕。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邁錫尼文化的藝術。

邁錫尼文化繁榮于公元前1500—前1200年間。19世紀中葉,德國的謝里曼由于深深地沉迷于《伊利亞特》的世界,決心日后一旦有了錢,就要發掘特洛伊的遺址。1870年,沒有受過考古訓練的他居然找到了特洛伊舊城。大為振奮的謝里曼于1876年再次在希臘挖掘,這次是發現了巨大的宮殿堡壘,并有金質器皿,證實了荷馬史詩所記載的故事的真實程度。

邁錫尼人建造的城市已顯示出軍事防御的目的。邁錫尼衛城的《獅子之門》在一塊三角形的大石板上刻著一根柱子,兩旁有一對獅子相對而立,造型簡潔明快、粗壯有力,是西方最早的紀念碑式的裝飾性雕刻。

邁錫尼出土的金器皿上的浮雕典雅精美,尤其是富有生活氣息的場面十分生動。它的外壁的浮雕呈環形布置,精美之至。其中表現的是獵人用繩索捆綁野牛的場面:一只野牛被繩索套住,一只跳躍著逃跑,另一只被激怒的野牛則正用牛角撞倒兩個獵人。這或許與當時的某種體育儀式有關。

圖2-8 《華菲奧的金杯》(約公元前1500),金質。

金杯不乏寫實的精彩發揮,譬如牛的形象通過姿態和肌肉的刻畫突出其力量,相比之下,人則是消瘦而又靈活的,突出其駕馭動物的智慧。無論是人還是牛,其解剖關系處理得驚人的精確。背景的風景——包括樹木、大地和云彩等——顯得自然而又優美。這一切顯現出當時藝術家們對人與自然的敏銳的觀察和非同尋常的金屬工藝水平,這些都對后來高度發達的古希臘雕塑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同時,金杯也富有裝飾性的效果。整個構圖自然活潑,畫面富有動感和鮮明的節奏,四周用了枝蔓和繩索相交錯的圖案,形成與畫面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裝飾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辽阳市| 高阳县| 砀山县| 桃园县| 惠东县| 海南省| 郴州市| 渭源县| 清河县| 汝城县| 南京市| 定南县| 方山县| 西充县| 永修县| 永和县| 许昌市| 新余市| 丹寨县| 建宁县| 乌兰浩特市| 遵化市| 屏东市| 永顺县| 安义县| 吉首市| 岳普湖县| 星子县| 古丈县| 远安县| 沽源县| 河曲县| 钟祥市| 巴青县| 西乌珠穆沁旗| 织金县| 漠河县| 绥棱县| 元氏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