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才訓練十五講(第三版)
- 孫海燕 劉伯奎
- 1924字
- 2019-11-29 17:37:58
二 古希臘、古羅馬的演說家訓練
(一)古希臘的口才訓練目標
古希臘、古羅馬口才訓練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卓越演講才能的演說家,起源于古希臘的雅典。在西方歷史上,雅典是一個古老的、政治上較開明的奴隸制城邦國家。公元前5世紀,在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的統(tǒng)治下,雅典的政治、經(jīng)濟空前昌盛,文化教育、科學和藝術也達到極大的繁榮。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代表社會各階層利益的政治主張紛呈,學說林立,當時的元老院是貴族民主政治的體現(xiàn)和化身,各種施政綱領都在激烈的論辯中提出,各種政見的斗爭都在唇槍舌劍中進行。為了政治活動的需要,必須具備高超的口語表達能力。當時,很少有哪一位政治家不擅長演講,也很少有哪一位演說家不關心政治的。不僅元老院的代表,外交家和軍事統(tǒng)帥們也利用演講、論辯達到其活動目的。廣大的自由民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發(fā)言權,如討論國家大事,參與法律訴訟,決定官員的任職、罷免等。他們也運用口才來陳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演講論辯是一種風靡一時的社會活動,甚至誰在這些活動中大顯身手,就會成為人們敬慕的英雄。廣大群眾把“傾聽”作為生活的享受之一。那時演說家比文學家占有更光輝的地位,雄辯術尤其成為一切高尚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裝飾品。有的人不惜重金向演講訓練有方者求教。
為了促成和維持這種民主的政治與學術空氣,就需要大力培養(yǎng)積極參與政治斗爭和社會活動的能言善辯的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因此,雅典的統(tǒng)治者不但重視對青少年實施體育、音樂、文法等方面的教育,而且相當強調培養(yǎng)他們的演說才能。雄辯術的學習在雅典教育活動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古希臘“智者派”對口才訓練的貢獻
對雅典演說家口才訓練做出突出貢獻的是一批自詡為“智者”的人,又稱“智者派”。智者派周游列國、博學多識,在游學途中,每到一處,他們一方面參與當?shù)氐母鞣N政治活動,出入于社交場合,既為執(zhí)政官出謀獻策,又大膽針砭時政,起到活躍政治氣氛、傳播知識和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招徒授學收納學費,借以為生。智者派主要傳授雄辯術:這是一種論戰(zhàn)的技藝,教人們怎樣就某一問題發(fā)表見解,如何在公開場合舉行政治性的辯論,說服對方以博得聲譽。他們主要的教授方法是練習和討論,并往往現(xiàn)身說法。演講需要充實的內容、伶俐的口齒、敏捷的反應和生動的實例,因此,智者們在教授雄辯術的時候,不僅講授如何控制聲調、形態(tài)、表情等表現(xiàn)形式,怎樣運用神話、隱喻、典故等修辭手法,還系統(tǒng)地教學生有關自然、社會、政治、哲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他們大多知識淵博,觀點新穎,演講生動,吸引了不少門徒,在當時雅典的青年人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普羅塔哥拉(約前481—約前411)是智者學派的著名哲學家。他自稱是以傳授雄辯術為職業(yè)的教師。他堅持要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一個問題。在論辯課上,他要求學生先作肯定一面的論述,再作否定一面的論述。智者學派在研究和講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三藝”,即文法、修辭學和辯證法。
一開始,智者們沒有固定的講學場所,往往在體育館或公共廣場的一角或者借學生的私宅上課訓練。隨著他們的影響和聲勢與日俱增,到公元前4世紀左右,這種教無定所的短期講學逐漸發(fā)展為永久性的教學制度。公元前390年,蘇格拉底在雅典創(chuàng)立的修辭學校,就是第一個專門培養(yǎng)演說家的教育機構。這所學校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青年,他們中有許多人來自海外異邦。修辭學校規(guī)定的修業(yè)年限為四年,教育內容廣泛,除雄辯術之外,還開設有文學、歷史、地理、天文、幾何等課程。這所學校對后來的演說家教育影響很大。
(三)古羅馬著名演說教育家昆體良
昆體良(35—95)是古羅馬著名的演說家、教育家,從小隨父親到羅馬求學,這期間對演說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30歲的時候當過律師,并以自己超人的辯才獲得了巨大成功。后來在羅馬開設了一個專門訓練演說家的修辭學校,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長達二十余年的教學生涯。他是羅馬第一位修辭學教授,把前人的“演講術”發(fā)展為系統(tǒng)的演講學理論,成為演講學的真正創(chuàng)始人,代表作有《演說家的教育》《演說術原理》《論辯術原理》。在《演說家的教育》一書中,昆體良從道德水準、語言能力、知識程度、思維技巧及體態(tài)風韻等方面對演說家提出了要求。他認為,一個合格的演說家首先必須是“好人”,也是忠君愛國的政治人才,不僅需要判斷是非,而且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有一定的語言能力,除吐字清楚合乎語法外,發(fā)音還要柔和,富有節(jié)奏感;再次要擅長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推理要合乎邏輯,敏于尋找差別、解釋疑難;復次要掌握廣博的知識,為演說提供充分的證據(jù)和材料;最后還要練就健美的體魄,使演說時舉止文雅,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等等。這部巨著總結了從古希臘以來的演說家的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被稱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學法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