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美在意象
  • 葉朗
  • 3033字
  • 2019-11-29 15:03:04

五、美感與高峰體驗

“高峰體驗”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一個概念。

“高峰體驗一詞是對人的最美好的時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時刻,是對心醉神迷、銷魂、狂喜以及極樂的體驗的概括。”(注: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第9頁,三聯書店,1987。)馬斯洛舉例說,一個年輕的母親在廚房里忙碌著,為她的丈夫和孩子準備早餐。太陽光照進屋里,孩子們穿戴得整齊又干凈,邊吃著飯邊喋喋不休地說著話。她丈夫和孩子們隨便說笑。這位母親看著她的丈夫和孩子們,突然陶醉于他們的美,自己對他們的巨大的愛,陶醉于自己的幸福,這就是一種高峰體驗。又如,一個女主人開了一個晚會,每一件事都進行得非常成功。那天晚上大家玩得非常開心。晚會結束了,她向最后一位客人道了晚安后,在一張椅子上坐下,看著四周的一片狼藉,進入了極度幸福歡欣的高峰體驗。馬斯洛把性愛體驗、父母體驗、神秘的廣大無邊的或自然的體驗、審美體驗、創造時刻等等列入高峰體驗。

馬斯洛通過心理學的調查和統計,對高峰體驗的特征做了詳細的描述,其中有一些特征確實就是審美體驗的特征,或者是與審美體驗相類似的特征。

1.處于高峰體驗中的人有一種比任何其他任何時候都更加整合(統一、完整、渾然一體)的自我感覺。同時,他也就更能與世界、與各種“非我”的東西融合,例如,創造者與他的產品合二而一,母親與她的孩子合為一體,藝術觀賞者化為音樂、繪畫、舞蹈,而音樂、繪畫、舞蹈也就變成了他,等等。這就是說,高峰體驗是自我的完滿的實現,同時是對自我的突破、超越,自我完全迷醉于對象,完全傾注到對象之中,從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境界。

2.高峰體驗中的認知是存在認知。在存在認知中,體驗或對象傾向于被看成是一個整體,一個完整的單位,超然獨立于任何關系、任何實用性、任何目的之外。我們將它看成好像是宇宙的一切,存在的一切。在存在認知中,知覺對象被全部地、充分地注意到。這可以稱為“完全的認知”。在這種注意中,所見的對象就是感知的主體,背景實際上消失了,或者至少不被突出地感知到。此刻好像圖像從其他萬物中孤立了出來,好像世界被遺忘了,好像感知對象暫時變成了存在的全體。這是不加比較的感知,這是不加判斷的感知。因為在這里對象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它不是某一類別的一個例子,一個標本。而且這里對象的一切特征都是同樣重要的。就像一位母親滿懷母愛地感知她的嬰兒,這個嬰兒是驚人的、完滿的和迷人的。他的迷人并不是因為他體現了嬰兒的一般(理念),并不是因為他是嬰兒的典型,而是因為他是獨一無二的。他就是存在的全體。這又像兒童。兒童有一雙“明凈的眼睛”,他看一切事物都好像是第一次見到。他滿懷驚奇地注視某一事物,領會其一切特征,因為一切特征都是同等重要的。這和普通的感知、科學的感知不同。在普通的感知、科學的感知中,對象和其他事物一道被感知,圖像和背景一道被感知,而且我們總是把對象歸入某一類之中。對象是某一類別中的一個例子,或一個標本。同時,普通的感知是抽象化的感知。抽象化就是一種選擇活動或過濾活動,選擇對象的某些對我們有用的方面,而把其他方面拋棄了。

3.存在認知和普通認知還有一個區別。存在認知如果不斷重復,感知會越來越豐富。一張我們所愛的臉蛋或一幅令人贊美的圖畫使我們神魂顛倒,反復看這張臉或這幅畫使我們愛之彌深,而且能使我們看出越來越多的東西。而在普通的感知中,我們只限于把對象劃分為有用的或無用的,危險的或安全的,在這種情況下,反復地看就會使對象顯得越來越空虛,看的時間越長,看到的東西越少。

4.在高峰體驗中,人們往往會失去時空的感覺。在創造的迷狂中,詩人或藝術家全然沒有意識到他周圍的環境及時間的流逝,等到創造完成,他才好像大夢初醒。情人相愛的銷魂時刻,時間如風馳電掣般飛逝而過,一天就像一分鐘那樣短暫。反過來,這里度過的一分鐘又像度過一天甚至一年那樣長。時間停滯不動,而又疾馳而過,這個悖論對于處于高峰體驗中的情人是真實的。

5.在高峰體驗中,表達和交流常常富有詩意,帶有一種神秘與狂喜的色彩,這種詩意的語言仿佛是表達這種存在狀態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語言。他們變得更像詩人、藝術家,因為雪萊說過,“詩是最愉快最美好的心情的最愉快最美好的記錄”。

6.高峰體驗是一種終極體驗,而不再是手段體驗。也就是說,高峰體驗是一個自我肯定、自我確證的時刻,有著自身的價值。高峰體驗是一個擁有巨大價值的體驗,是一個偉大的啟示。

7.高峰體驗的歡悅是一種“屬于存在價值的歡悅”。這種歡悅具有一種遍及宇宙或超凡的性質,一種豐富充裕的、漫衍四溢的性質。“它有一種凱旋的特性,有時也許具有解脫的性質。它既是成熟的又是童真的。”

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灑脫出塵,無往不適,不為壓抑、約束和懷疑所囿,以存在認知為樂,超越自我中心和手段中心,超越時空,超越歷史和地域,凡此種種,皆與上述存在的歡悅密不可分。

8.處于高峰體驗中或經歷高峰體驗后的人有一種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懷。他們的共同反映是感到“受之有愧”。在高峰體驗中,人們經常有驚訝和意外之感,以及甜美的豁然開朗的震動。

“經歷高峰體驗后的普遍后果是一種感恩之情油然而生,這種猶如信徒對于上帝,以及普通人對于命運、對于自然、對于人類、對于過去、對于父母、對于世界、對于曾有助他獲得奇跡的所有一切的感激之情。這種感激之情可以成為一種敬仰、報答、崇拜、頌揚、奉獻等等反應。”“這種感恩之情常常表現為一種擁抱一切的對于每個人和萬事萬物的愛,它促使人產生一種‘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導致一種為這個世界行善的沖動,一種回報的渴望,甚至一種責任感。”

馬斯洛對高峰體驗的描述不限于這八條,但這八條和美感的關系最密切。(注:以上馬斯洛關于高峰體驗的論述,均引自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第255—324頁,三聯書店,1987。)總之,馬斯洛說,高峰體驗“不僅是最幸福、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而且是人們最高程度的成熟、個性化和實現的時刻”。在這個時刻,他更加整合,更具有創造力,更加超越自我“。他更真實地成為他自己,更完全地實現了他的潛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的核心,更完全地具有人性。”隨著他更接近他的存在與完美性,他也就更容易感知世界的存在價值。(注: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第312、315、316頁。)

馬斯洛對高峰體驗的這些描述,指出高峰體驗是物我一體的境界;高峰體驗的對象是存在的全體,是獨一無二的;高峰體驗是富有詩意的;高峰體驗是自我超越,又是自我確證,在高峰體驗中,更容易見到世界的存在價值,同時也更加接近自己的存在和完美性;高峰體驗是一種純粹的歡悅,是一種屬于存在價值的歡悅,等等;這些都是美感(審美體驗)的重要特征。特別馬斯洛對高峰體驗的如下一些描述:在高峰體驗中,感知對象的意蘊會越來越豐富;在高峰體驗中,往往會失去時空的感覺;高峰體驗會引發一種感恩之情,一種擁抱一切的對于每個人和萬事萬物的愛,從而引發一種回報的渴望;這些也都是美感(審美體驗)的特征,但常常被人們忽略,在過去的美學書籍中也很少受到關注。

總之,馬斯洛對于高峰體驗的描述,對于我們理解和把握美感(審美體驗)的特點確實大有幫助。特別是馬斯洛關于高峰體驗會引發一種感恩的心情,一種對于每個人和萬事萬物的愛的描述,指出了美感(審美體驗)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同時又為很多人忽視的特點。把握美感的這一特點極其重要。因為只有把握美感的這一特點,我們才能深一層地認識審美活動(美和美感)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是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美學學科建設的一個例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汉川市| 安福县| 昆山市| 宜川县| 句容市| 颍上县| 武功县| 万荣县| 龙山县| 延边| 巴楚县| 伊宁县| 三台县| 雷山县| 沙河市| 磐石市| 苍梧县| 怀集县| 深水埗区| 辉县市| 固镇县| 吉隆县| 通州市| 五指山市| 泸定县| 松滋市| 垣曲县| 庆安县| 忻城县| 武安市| 突泉县| 永兴县| 织金县| 九台市| 高清| 乡城县| 杭锦旗| 特克斯县| 南溪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