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穴位大療效
-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 1763字
- 2021-03-26 17:47:16
006 鼻炎
按摩迎香、風池,時時順暢呼吸
急性鼻炎(一般稱為傷風)反復發作、有害的刺激性氣體長期影響等因素都會導致慢性鼻炎。
專家診斷
◆ 癥狀簡介
慢性單純性鼻炎
可呈現交替性,即左側臥時左鼻腔阻塞,右側臥時右鼻腔阻塞。鼻涕多:黏液性、黏液膿性或膿性分泌。可有嗅覺減退,頭漲頭昏,咽部不適。鼻黏膜彌漫性充血、鼻甲腫脹、黏膜表面或僅于鼻腔底部有分泌物積聚,而中鼻道及嗅溝沒有膿液。這也是與副鼻竇炎區別所在。
肥大性鼻炎
肥大性鼻炎一般由慢性肥厚性鼻炎發展而來,主要表現為鼻黏膜逐漸變厚,收縮功能減退,鼻塞程度加重,下鼻甲黏膜呈暗紅色,表面凹凸不平呈桑葚樣,骨膜及骨組織增生,鼻甲骨骨質也可呈肥大改變。它與慢性單純性鼻炎的區別是:滴麻黃素等藥物后肥厚黏膜無明顯收縮,鼻塞亦無改善。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態反應性鼻炎,多因天氣變冷、多風、粉塵、某些植物花粉、螨蟲、寵物毛等外界過敏性抗原刺激而引起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過敏性體質更容易發作。
萎縮性鼻炎
萎縮性鼻炎發展很慢,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鼻黏膜萎縮干燥,骨膜、鼻甲骨萎縮,鼻腔寬大有膿痂,附有黃綠色痂皮。病人嗅覺減退,伴有頭痛及少量鼻出血,呼出氣體很臭(早期不臭),故稱臭鼻癥,女性多于男性,山區多于平原。一般認為此病與遺傳、缺乏維生素、內分泌功能紊亂、鼻腔慢性炎癥、鼻甲手術切除過多以及物理、化學刺激有關。

◆ 中西療法
慢性單純性鼻炎
(一)中藥:蒼耳子三錢,辛夷花三錢,水煎服。
(二)局部治療:目的是消除鼻黏膜腫脹,保持鼻腔呼吸道的通暢和分泌物的順利排出。
1.用1%~2%麻黃素溶液或鼻眼凈滴鼻,每日三至四次(鼻眼凈久滴反而促使鼻塞加重,不宜久用)。
2.用10%大蒜液滴鼻,要達到咽部,效果較好。
3.鵝不食草(鮮)二兩,加米酒適量,浸10天濾過備用,用棉花沾藥汁塞入鼻腔內或滴鼻。
4.70%鵝不食草汁100毫升,氯化鈉1克,麻黃素0.5克,苯海拉明0.15克,制成滴鼻劑,每日一至二次。
肥大性鼻炎
同慢性單純性鼻炎。一般治療方法無效時可考慮進行下鼻甲硬化劑注射療法或鼻甲部分切除術。
過敏性鼻炎
(一)與慢性單純性鼻炎相同。另外,用鵝不食草干粉制成的25%軟膏涂鼻腔有一定效果,還可加服抗過敏藥物。
(二)按摩法。
萎縮性鼻炎
(一)清除膿痂:一般用溫熱生理鹽水、2%小蘇打水或3%硼酸水作鼻腔灌洗。
(二)滴鼻:用0.5%鏈霉素溶液或含薄荷的油劑(如石蠟油);還可用石蠟油、麻油、菜油等油類,每日三至五次。
(三)患者應多接受日光照射,常食含有維生素A的胡蘿卜或其他多種維生素。
經穴療法
◆ 特效穴位 迎香穴 風池穴
迎香穴:正坐或仰臥,雙手輕握拳,食指伸直,用食指的指腹垂直按壓穴位,有酸麻感,也可單手拇指與食指彎曲,直接垂直按壓穴位。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按壓1~3分鐘。
風池穴:正坐,舉臂抬肘,手肘大約與肩同高,屈肘向頭,雙手放在耳后,手掌心朝內,手指尖向上,四指輕輕扶住頭(耳上)的兩側,用大拇指的指腹從下往上揉按穴位,有酸、脹、痛的感覺,重按時鼻腔還會有酸脹感。左右兩穴位,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鐘。
◆ 追加穴位 神庭穴 列缺穴
神庭穴:正坐或仰臥,雙手舉過頭,手掌心朝下,手掌放松,自然彎曲,手指尖下垂,大約成瓢狀,中指指尖觸碰的部位就是穴位。左右手的中指的指尖垂直,相并放在穴位上;指甲或指背輕觸。用雙手中指的指尖揉按穴位,或者用指甲尖掐按穴位,每次揉按或掐按3~5分鐘。
列缺穴:兩只手的拇指張開,左右兩手的虎口接合成交叉形,右手食指壓在左手的橈骨莖狀突起的上部,食指尖到達的地方,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或者用食指的指甲尖掐按,會有酸痛或酥麻的感覺。先左手后右手,每次各揉(掐)按1~3分鐘。
特效1:迎香穴
功能主治

標準取穴

◇ 配伍治病
急慢性鼻炎:迎香配印堂、合谷
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迎香配四白、地倉
功用:通竅活絡、止血驅蟲
取穴技巧及按摩手法

特效2:風池穴
功能主治

標準取穴

◇ 配伍治病
偏正頭痛:風池配合谷和絲竹空
目痛不能視:風池配腦戶
功用:壯陽益氣
取穴技巧及按摩手法

追加1:神庭穴
神庭屬督脈穴位。重感冒、暈車、暈船等兼有頭昏、嘔吐、眼昏花的癥狀,神庭有很好的保健調理功效,古籍有“頭暈、嘔吐、眼昏花,神庭一針病如抓”的記載。另外,按摩此處對鼻部炎癥也很有效。
標準取穴

取穴技巧及按摩手法

◇ 這些癥狀也有效
◎ 重感冒
◎ 驚悸不安
◎ 癲癇
◎ 頭暈嘔吐
◎ 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