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肩井穴 放松孩子的肩膀

據古代醫書記述,肩井穴能治療“肩背痹痛,臂不舉,頸項不得回顧,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翻胃,嘔吐,咳逆上氣,瘰疬,虛勞,產后乳汁不下,乳癰,婦人產暈,難產”等疾患。《針灸甲乙經》云:“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太平圣惠方》云:“在肩上陷罅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之,當其中指下陷者中是也。”《針灸玉龍經》云:“在肩端上缺盆盡處。”《針方六集》云:“如取左穴,用本人右手小指按于左肩柱骨尖上,平排三指,取中指下第一節中是穴。取右穴,亦如是。”


肩井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穴位。按摩這個穴位時,如果用力太重,可能會導致人體半身麻痹,手不能舉,甚至令人昏暈。所以在很多防身術和武功招式之中,就有“重擊肩井穴”這一個動作。父母對這個穴位輕揉慢按,卻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放松肩頸僵硬,疏通經絡血脈。

命名

肩,指穴位在肩部;井,指地部孔隙;“肩井”是指膽經的地部水液從這個穴位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到達本穴后,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所以名“肩井”,也稱“肩解穴”“膊井穴”。

部位

經絡位置:屬于足少陽膽經的穴道。

身體位置:肩井穴位于人體的肩上。前直乳中,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主治

(1)按摩此穴位對肩背痹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等病疾,具有特殊療效;

(2)長期按摩這個穴位,對中風、瘰疬、神經衰弱、半身不遂、腦貧血、腳氣、狐臭等癥狀,都具有緩解、調理、治療和保健作用;

(3)配足三里穴、陽陵泉穴,治療腳氣酸痛。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兒背坐,雙手下垂;

(2)父母把手中間三指放在患兒肩頸交會處,用中指的指腹向下按揉,有酸麻、脹痛的感覺;

(3)左右兩穴,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鐘,也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按揉。

按摩取穴與按摩順序

精確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父母以中間三指放在肩頸交會處,用中指指腹,向下揉按,會有特殊酸麻、脹痛的感覺。每天早晚各按壓一次,每次左右各(或雙側同時)按壓約1~3分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玛沁县| 涞水县| 青阳县| 遂宁市| 平泉县| 彰化市| 株洲县| 太仆寺旗| 盐池县| 连江县| 郁南县| 郴州市| 陕西省| 台安县| 钟山县| 曲松县| 扬州市| 岳池县| 镇巴县| 织金县| 南宁市| 怀来县| 北川| 祥云县| 耒阳市| 衡水市| 上林县| 邢台县| 垫江县| 虹口区| 台南市| 江津市| 乌海市| 丹巴县| 清新县| 东阿县| 格尔木市| 连平县| 宁南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