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經絡按摩刮痧全集
-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 838字
- 2020-06-11 15:48:18
內關穴 安撫孩子的胃
《針灸甲乙經》中說:“心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實則心暴痛,虛則心煩,心惕惕不能動,失智,內關主之。”《針灸大成》中也記載:“主手中風熱,矢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實則心暴痛瀉之,虛則頭強補子。”
內關穴也是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這個穴位,對于由于飲食不潔、嘔吐不止或者想吐又吐不出來等各種原因導致的身體不適,具有良好的療效。所以,在中醫古籍中,還有“吐,可不吐;不吐,可吐”的記載。經常按摩內關穴,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嬰兒呃逆現象。
命名
內,內部;關,關卡;“內關”是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穴位注入體內。本穴物質是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經的體內經脈,心包經體內經脈經水的氣化之氣無法從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如同被關卡阻擋住了一樣,所以名“內關”,也稱陰維穴。
部位
經絡位置:屬手厥陰心包經的穴道。
身體位置:在人體的前臂掌側,從近手腕的橫皺紋的中央,往上大約三指寬的中央部位。
主治
(1)這個穴位對于因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等引起的惡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腹瀉等癥狀,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2)長期按壓這個穴位,對心絞痛、精神異常、風濕疼痛、胃痛、中風、哮喘、偏癱、偏頭痛具有明顯的改善和調理作用;
(3)長期按壓這個穴位,還能夠治療失眠、心悸等;
(4)配公孫穴治療肚痛;配膈俞穴治療胸滿肢腫;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療胃脘痛、嘔吐、呃逆;配外關穴治療上肢不遂;配建里穴除胸悶;配三陰交穴和次髎穴治療痛經;配外關穴治療落枕。
父母取穴按摩法
(1)患兒正坐、手平伸、掌心向上;
(2)患兒輕輕握拳,手腕后隱約可見兩條筋;
(3)父母用一只手輕輕握住患兒手腕,大拇指彎曲,用指尖或指甲尖垂直掐按患兒穴位,有酸、脹和微痛感;
(4)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兩側穴位各掐按1~3分鐘。
按摩取穴與按摩順序
精確取穴

取穴技巧


父母按摩
父母用拇指指尖或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特別酸、脹、微痛的感覺。每天早晚,左右各掐按1~3分鐘,先左后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