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了解粵菜

廣東人的精明在粵菜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嘴饞、會吃,尤擅烹調,在秉承傳統中勇于求新、求變,這也是粵菜得以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屹立潮頭的關鍵。本章將為你介紹粵菜的三大分支、三大特點、烹飪方法以及鎖住蔬菜營養的烹調秘訣,帶你領略廣東粵菜的瑰麗與精妙。


粵菜的三大分支

粵菜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廣州菜、東江菜、潮州菜這三種地方菜系,其中又以廣州菜為代表。

廣州菜

廣州就像粵菜的品性,可以海納百川。廣州菜作為粵菜的一個分支,贏得了“食在廣州”的美譽,是匯集珠江三角洲和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特色的民間美食。

廣州菜取料廣泛,品種花樣繁多,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能上席,令人眼花繚亂。同時廣州是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獲得了外來的各種烹飪原料,吸取了好的烹飪技巧,使廣州菜日益完善。

廣州菜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善于變化。隨季節時令的變化,廣州菜在風味上也有所變化,夏秋重在清淡,冬春重在濃郁;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調味遍及酸、甜、苦、辣、咸,這就是所謂的五滋六味。

廣州菜是粵菜的代表,烹調方法就有二十多種,尤其以燴、煎、炒、炸、煲、灼、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和油溫。烹制出的菜肴講究色、香、味、形俱全,以及擺盤精美。較有特色的廣州菜有湛江白切雞、白灼蝦、清蒸海鮮等。

由于氣候的原因,廣州菜中十分注重湯水。俗話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廣東人十分喜愛喝老火靚湯,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久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先上湯,后上菜,幾乎成為廣州宴席的既定程序。

東江菜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人原是中原人,在漢末和北宋后期因避戰亂南遷,反客為主,聚居在廣東東江一帶,其語言、風俗與飲食習慣尚保留了中原固有的風貌。

東江菜以惠州菜為代表,食材多用肉類,主料突出,大多以家禽和野生動物為主,水產品較少;醬料簡單,原汁原味,一般只用蔥、姜、蒜、香菜調味,極少添加或不加過重過濃的醬料,簡簡單單,卻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原味,即“飯有飯香,肉有肉味”;講究清鮮香濃,咸香軟糯,即“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鵝不濃”。東江菜注重火功,以燉、焗、煲、釀見長,尤其以砂鍋菜聞名,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傳統的東江菜偏重于“肥、咸、香”,下油重,口味偏咸,這主要與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風俗習慣有關。南遷后的客家人,很多人居住在山間僻地,加之家庭貧窮,勞動強度大,食用肥膩一點的食物能有效充饑,“肥”由此而來;在高溫下勞動,鹽分不可或缺,食用含鹽量高的食物,還可減少副食的用量,“咸”由此而來;為了適應遷徙生活,客家人將蔬菜類、肉類等許多食物腌制、晾干保存,這些食物中添加有蔥、姜、蒜、香菜等辛香的調料,“香”由此而來,這就是客家人適應生活的智慧。于是,客家菜講究清鮮香濃,咸香軟糯,賣相不求精致但求飽腹。

現今,隨著飲食文化的不斷發展,東江菜經過不斷創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注重“原汁原味、美味可口、回味無窮”。烹調方法以煮、煲、蒸、燴和燉等居多,既保持食材原有的香味,又可以給人舒適的口感,還不會輕易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和纖維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菜式的家常菜中,豆腐菜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客家人釀豆腐源于中原時包餃子的習慣,因遷徙到嶺南地區時無面粉可包餃子,就想出了釀豆腐的吃法。客家人有多種豆腐煮法,包括餐前吃的豆腐花,當主菜的煎釀豆腐、豆腐煲、糯米釀豆腐、炸豆腐皮等,還有下飯小菜豆腐乳等。

細細品嘗客家菜,總覺得它既有北方風味,又有南方特色,平淡中可出真味。源于天然,歸于自然,這也可以視為客家飲食文化的經典要素。

潮州菜

潮州府故屬閩地,其語言和習俗與閩南相近,隸屬廣東之后,又受珠江三角洲的影響。故潮州菜接近閩、粵,匯兩家之長,自成一派。

潮州地處亞熱帶,南臨南海,海產豐富。潮州菜具有嶺南文化特色,以烹調海鮮見長。潮州菜選料講究,以魚、蝦、蟹以及各種殼類海鮮為主料,每一種海鮮都可烹制出多種不同的菜肴,如白灼基圍蝦、茄汁蝦丸、豉油皇焗蝦等。

潮州菜制作精細,烹調方式有蒸、燉、煎、炸、灼、燒、扣、炒、泡等。其中文火燉,是利用燉盅外的水蒸氣,使燉盅內的主料吸收配料之精華,相互交融一體,不失原味;灼、泡則是最大限度地使食材保留原汁原味。

潮州菜的樣式也獨具特色,尤其是以蔬果為原料的菜肴,素菜葷做,素而不齋。它是通過肉類烹制而成,讓肉味滲入菜中,讓蔬果軟爛不糜,飽含肉味。上席時只見菜不見肉,清而不淡,郁而不膩,鮮美可口。

潮州菜特別重視醬料調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醬碟,如魚露、沙茶醬、酸梅醬、紅豉油等醬料,咸甜酸辣各有講究,最終達到新鮮美味,清而不淡,鮮而不腥,濃而不膩。

潮州菜不僅講究色、香、味俱全,還講究形,即在造型上追求賞心悅目,因此潮州菜還注重刀工技術,力求拼砌整齊美觀。廚師通常會將蘿卜、竹筍、薯類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樣的造型,如以花、鳥等作為點綴,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增。

說到潮州菜必有清湯,清湯鮮甜清純,制作極為精細,且有滋補養生功效。俗語說:“千補萬補,不如食補。”滋補菜肴多以營養價值高的原料和中藥補品烹制而成,如藥膳烏雞湯、蟲草花雞湯、蟲草花鴨湯等,均為滋補名菜。

此外,潮州菜筵席也自成一格。例如大喜席用12道菜,其中包括咸、甜點心各一件。喜席有兩道甜菜,一道作頭甜,一道押席尾,頭道清甜,尾菜濃甜,寓意生活幸福,從頭甜到尾,越過越甜蜜;有兩道湯(羹)菜,席間穿插上功夫茶,增進食欲、解膩、解酒、幫助消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简阳市| 和顺县| 沈阳市| 新邵县| 高邑县| 固镇县| 商南县| 桃园市| 盐山县| 阿城市| 龙山县| 湖北省| 达日县| 轮台县| 五峰| 龙泉市| 沛县| 仙桃市| 巴青县| 霍州市| 天祝| 客服| 塔城市| 武强县| 阿图什市| 荃湾区| 武强县| 鹤峰县| 宽城| 屯门区| 扎鲁特旗| 印江| 台湾省| 上虞市| 深水埗区| 凌云县| 靖江市| 镇赉县| 祁门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