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菜圖鑒(圖鑒珍藏叢書)
- 付彥榮
- 1219字
- 2021-03-26 15:17:53
野菜的食用
食法
野菜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但只有用合適的方法,才能保證野菜的鮮美口感,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野菜食用方法。
涼拌
多數野菜口感苦澀,甚至有異味,因此,需要先焯水、浸泡,去除苦澀感和異味后,再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鹽、糖、醋等調味品涼拌食用,涼拌不僅可以保持野菜的清脆口感,還可以盡最大可能保留野菜中的營養素。

煲湯
野菜可用來煲湯,增加湯的鮮美感。先在炒鍋中倒入少許食用油,燒熱后放入蔥、蒜,出香味后,再加入適量水(也可放入少量蝦皮等),煮沸后,倒入野菜,再煮2~3分鐘后即可出鍋。此外,還可作其他湯品的配料,如野菜肉片湯、野菜豆腐湯等,只需在主料煮好前2~3分鐘加入即可。

做餡
野菜可用來作餃子、包子、餡餅等的餡料,把野菜切碎后,加入各種配料和調味料即可,還可以蒸食,即把野菜和干面粉拌勻,加入調味料直接放鍋上蒸即可,如蒸薺菜、蒸槐花等。

炒食
野菜可炒食,但為了防止野菜中的維生素遭到破壞,一定要急火快炒。野菜如果與其他配料一起炒,則可采取“雙炒法”,即先炒配料,起鍋后再炒野菜,最后把配料回鍋炒勻即可,這樣不僅可以較大程度地保留原料的營養成分,還可以使菜品色、香、味俱全。

制干菜
由于蕨菜、海帶、黃花菜、馬齒莧等野菜的采摘時間較短,為了便于保存,可制成干菜,只需清洗、焯水、浸泡、曬干即可。

八個注意事項

不認識的野菜不要吃
野菜在采摘、食用前,要確定它是否有毒,如果不認識或不能確定是否有毒,最好不要食用,尤其是菌類,如果誤食,輕者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重者還可能會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存放時間較長的野菜不宜食用,因為不僅不新鮮、味道差,而且營養價值降低,甚至有毒成分還會增加。
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
廠礦旁、污水邊、公路邊、垃圾堆附近等生長的野菜均不宜食用,因為它可能會含有有毒重金屬和有毒化學成分。

紅花酢漿草
野菜不可多吃
野菜的確是天然食物,營養豐富而且別有風味,但也不可貪食。因多數野菜性涼寒,過量進食野菜,易造成脾胃虛寒等病。
野菜雖然營養豐富,但不宜多食,因為多數野菜性寒涼,如果多食易造成脾胃虛寒,此外,還有一些野菜具有輕微的毒性,如果多食會危害身體健康。
脾胃虛寒者慎食
多數野菜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脾胃虛寒的人應慎食,否則易損傷脾胃。

薄荷
體質過敏者不宜食用
野菜不是我們平時經常食用的蔬菜,因此,易過敏體質者應慎食。第一次食用野菜時,應先試吃少量,如果食后,出現皮膚瘙癢、皮疹、浮腫等過敏現象或輕微中毒現象,應立即停止食用,同時為了避免損害人體的肝、腎功能,還應到醫院就醫。
選擇野菜要因人而異
人們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野菜食用,因為有些野菜本身就是一種中藥材,如果食用不當,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野菜不能代替常見蔬菜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厭倦了家常菜,偶爾會吃些野菜、嘗個新鮮,但野菜不能代替常見蔬菜。因為常見蔬菜大多數都是野菜經過長期的人工栽培而來的,更適合人類的體質,且營養成分也有科學指標,口味更好。

龍牙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