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生活
- (美)艾倫·埃爾金
- 1473字
- 2020-06-11 15:20:03
理解壓力
“壓力”這個詞,你可能聽過上千次。但如果讓你清楚地解釋壓力為何物,恐怕你會不知從何說起。“壓力”就像“快樂”一樣,人人都有切身感受,但很難用言語恰當地描述出來。在這里,我要提供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幫你理解壓力的真相。
設想有一件困難的事需要你去處理,但你覺得這事情實在棘手,很可能處理不好。這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沒錯,你感覺到的就是壓力。如果你覺得一件事雖然有難度,但還不至于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你的壓力就小一點。如果你覺得這件事對你來說太困難,完全挑戰了你的能力極限,你會覺得壓力特別大。事情本身的難度是一定的,但你對它的評估卻有差別,于是,你感受到的壓力大小也就不同。舉個例子,同樣是在銀行排隊,如果你的時間充裕,就不會覺得難熬。但是,如果有一個重要的約會在等你,而你就要遲到了,那么,你就會覺得壓力很大,焦躁不安。
都市生活充斥著激發人們壓力感的情景。都市的工作和生活空間有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和一大群人一起生活、工作或娛樂,人們同時擠在一起做一樣的事,總會讓人心煩意亂。不斷的噪音,擁擠的人群,潛在的沖突和危險,高昂的花費……太多的因素讓人壓力重重。但這還不是全部。
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城市中有更多微妙的壓力來源。在城市里,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于是你體驗到深深的不確定感和無法預知感,這足以使人焦慮。還有,你必須忍受和應付日復一日相同的煩惱:上班時公交車總是遲遲不到,凌晨三點可能被汽車報警器尖銳的呼叫聲驚醒,因為交通阻塞錯過航班也是常事。問題出在,都市太過龐大復雜,很多事情你無法控制。而人一旦失去掌控感,就會感到焦慮。
另外,情感上的孤立也會給人帶來壓力。城市中到處都是陌生的面孔,你可能根本不認識住在隔壁、同一街區甚至同一棟樓上的人。雖然身邊人來人往,但你仍然感覺孤獨。孤獨讓人焦慮,與人相遇很容易,但相識相知卻很難。想要融入鄰里和社區中是件費時費力的難事——這些都會增加你的壓力水平。
我們對都市生活的不滿,經常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找不到停車位、交通堵塞、隨意亂竄的出租車、傲慢的售貨員、人滿為患的餐館、無人看管的狗、在公共場合對著電話大喊大叫的人等等。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煩惱,會發現兩個特點:第一,煩惱無處不在;第二,同一個問題一次又一次地發生。
當沒完沒了的煩惱讓你應接不暇,你會得上“都市緊張癥”。多數人能連續應付一兩件、多則兩三件煩心事,但如果煩惱太多,人就會感到無能為力,情緒幾近崩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于生活中重大的挫折,我們往往處理得很好,如喪親之痛、身患疾病、夫妻離異、財務危機等。似乎重大挫折能激發人們的潛能,喚醒沉睡的內在能量,讓人在面對挑戰時,成功地度過危機。反倒是那些無足輕重的煩惱、微不足道的挫折、不痛不癢的刺激,讓我們陷入難以擺脫的習慣性焦慮中。所以,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
練習1
辨別你的壓力來源
要解決都市生活中的壓力,首先需要找出壓力的來源。給下面的潛在壓力源打分,看看它們對你的影響。0分代表無壓力,1分代表輕度壓力,2分代表中度壓力,3分代表高度壓力。然后把分數相加,得到的分數代表你的總體壓力水平。
犯罪行為 □
潛在的危險 □
城市噪音 □
胡亂涂鴉 □
骯臟的街道 □
歹徒出沒 □
難聞的氣味 □
空氣污染 □
高昂的生活成本 □
過快的生活節奏 □
擁擠的環境 □
粗魯的人 □
難處的鄰居 □
缺乏隱私 □
擁擠的生活空間 □
缺乏善意 □
說臟話的人 □
流浪漢 □
乞丐 □
交通擁擠 □
缺少停車位 □
不守規則的司機 □
糟糕的公共交通 □
經常需要排隊 □
兒童的安全保障 □
缺乏兒童玩耍的場地 □
沒有足夠的公園 □
你的城市壓力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