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甲骨文
關于商代,舊的史料所供給我們的知識極少。直到清末甲骨文的發現。
我國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成文資料,始于商朝。商朝的文字資料,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幾種。其中以甲骨文最為重要,而且數量最為繁多。
甲是龜甲,骨是獸骨,主要是牛骨。
《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殷人尚鬼,遇事好占卜。占卜后便記錄下來。記錄有寫有刻,于甲骨之上或用朱書,亦有墨書;有的先寫后刻,有的不寫而直接刻;還有的將文字涂以朱砂或墨;也有的鑲嵌松綠石,這就是所謂卜辭。甲骨文絕大多數皆為卜辭,間或也有與占卜有關的一些記事文字。
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安陽殷墟以及附近地區,其中以小屯村出土為最多。
甲骨文對我們了解商朝貢獻較大。不過用儒經來解釋與用古代神話及人類學理論來解釋所得的結果相差很遠。若按后說,后世所傳關于紂王烹人、荒淫與殷周交替的故事,并非全無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