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吾欲致書雨師
- 幽夢影(國學大書院)
- (清)漲潮
- 630字
- 2019-11-15 14:54:11
原文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于上元節后(觀燈已畢),至清明十日前之內(雨止桃開),及谷雨節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免礙于月);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八月為玩月勝境);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原評
孔東塘曰:君若果有此牘,吾愿作致書郵也。
余生生曰:使天而雨粟,雖自元旦雨至除夕,亦未為不可。
張竹坡曰:此書獨不可致于巫山雨師。
譯文
我想寫信給雨師:春天的雨最好在上元節后才開始下(那時觀花燈已結束了),一直到清明前十天之內(雨停桃花開),還有到谷雨這天;夏雨適合在每月的初七、初八之前,二十二或二十三之后(以免妨礙賞月);秋雨最好在孟秋、季秋的上旬或下旬(八月是賞月的最佳時節);至于到了數九嚴寒的隆冬,那就不需要下雨了。
評析
花好月圓是人間美景,是人們都期望看到的事物。然花開有時,這種美好的景致常常被落雨所破壞,這對嗜好賞花玩月的人來說,確實大煞風景,而這段文字就是作者圍繞這一事件而寫的。作者在文中寫出了什么時間適合下雨,什么時間不適合下雨,有利于觀花賞月。但是,作者卻不曾想到莊稼如果沒有雨水怎么生長,觀花、賞月擇時,難道莊稼生長不擇時嗎?
作者的這種思想顯然是閑適者的思想,和農民有著很大的沖突。他是以自己的意志為出發點的,根本沒有想到農民的生存不是靠賞花觀月就可以得來的。
好在上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自然對人仍有不小的威懾力。田野干旱,百姓當然祈盼有“及時雨”而不會在乎花月。這就是自然界規律,是按時節來分配下雨量的,是不可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