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
- 幽夢影(國學大書院)
- (清)漲潮
- 577字
- 2019-11-15 14:54:11
原文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原評
冒辟疆曰:能如此,方是真領略、真護惜也。
張竹坡曰:花與美人,何幸遇此東君。
譯文
用愛鮮花的心情去愛惜美人,會有另一番情趣;用愛憐美人的心情去愛惜鮮花,那么愛護鮮花的情意會成倍增加。
評析
從宋元以來,統(tǒng)治階級就把程朱理學作為規(guī)范來推尊,為一統(tǒng)天下的目的來教化眾人。他們主張:存天理,滅人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社會不斷發(fā)展,隨著明朝中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新的社會思潮出現(xiàn)了,色作為個人的正常欲望,得到理論家的認可,人們不再講美食、茶酒、園林、花草等這些高雅的藝術,而是醉生夢死地貪圖女色。這則文字所披露的思想,正是承此一脈而來。
憐香惜玉歷來是文人墨客們風雅和氣度的表現(xiàn)。作者就從這一觀點出發(fā),寫了以上這些文字。花是人們心中、眼中的美好事物,它既高雅,又美麗,具有這受人寵愛的多方優(yōu)厚條件。作者把美人比作鮮花,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提出“以愛花之心愛美人,以愛美人之心愛花”的主張。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并不贊同放縱情欲。對美人的愛要像欣賞鮮花一樣,有涵養(yǎng),要有情趣,旨在達到精神上的愉悅,而不只是肉體上的滿足。對花和對美人是一樣的,不能僅作為美的對象來欣賞它,而是要寄托情思在其中,這樣才會體會到情感上的愉悅。這段文字表達的觀點,與他“花即美人”的主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