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顏斶說齊王
- 古文觀止(國學大書院)
- (清)吳楚材 吳調侯
- 1345字
- 2019-11-15 14:54:22
《戰國策》齊策四
原文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蓖踉唬骸坝姓f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1]不若死士之壟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2]耳。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3],食必太牢[4],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5]?!鳖仈咿o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6]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7],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凈貞正以自虞[8]。”則再拜而辭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注釋
[1] 曾:竟然。[2] ?。盒呷?。[3] 游:交往。[4] 太牢:一豬、一牛、一羊,三牲具備,叫“太牢”。[5] 麗都:華美。[6] 尊遂:尊貴顯達。遂,達。[7] 晚食以當肉:把飯吃晚一些,雖然沒有好吃的,但是因為饑餓而感到香甜,抵得上吃肉。[8] 虞:同“娛”,快樂。
譯文
齊宣王召見顏斶,說:“顏斶,上前來!”顏斶也對齊宣王說:“大王,上前來。”齊宣王很不高興。左右的人說:“大王是君主,你是臣下。大王說:‘顏斶上前來’,你也說:‘大王上前來’,這可以嗎?”顏斶回答說:“我上前去,是貪慕權勢;大王上前來,是禮賢下士。與其讓我做個貪慕權勢的人,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
宣王憤憤地板起面孔說:“君王尊貴呢?還是士尊貴?”顏斶說:“士尊貴,君王不尊貴?!毙跽f:“有什么理由嗎?”顏斶說:“有。從前秦國攻打齊國,下命令說:‘有誰敢到離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之內的地方去砍柴,殺無赦。’又下命令說:‘有誰取得齊王的頭,封他為萬戶侯,賞給黃金二萬兩?!源丝磥恚钪木醯念^,還不如死了的賢士的墳墓呢?!?
齊宣王說:“唉!君子怎么能夠侮辱呢?我自取其辱了。我希望您收我做弟子。只要顏先生和我交往,吃的一定是美味,出門一定是乘車,您的妻兒也都能穿上華麗的衣服?!鳖仈咿o謝說:“玉生在山中,一經雕琢,就把璞弄破了;雕琢后的玉不是不寶貴,只是它的本來面目已經失去了。士原本生活在偏僻的山野,一經推選得到俸祿,這并非不尊貴,可是他的形體精神已經不能保持本色。我情愿回去,晚一點吃飯就權當吃肉,慢步走路就權當坐車,沒什么劫難就權當富貴,清凈正直地生活,自得其樂?!庇谑窍螨R宣王再次拜謝,告辭離開了。
君子說:“顏斶很知足,返璞歸真,這樣終身都不會蒙受羞辱?!?
評析
戰國時代,士人大多浸染了一種棄義逐利、虛矯詭妄的習氣,表現出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的傾向。許多文士游說諸侯,以謀取高官厚祿,屈身于君王的權勢之下。但也有人不慕利祿、不畏橫強、潔身自愛,顏斶就是如此。面對驕橫的齊王,他毫不退讓、針鋒相對、義正詞嚴,旁征博引地論證了“士比王貴”的觀點。更難得的是,勝論之后,對齊王的厚賜他不屑一顧。他高潔的氣節和齊王倨傲的神態都通過全篇的對話表現出來了,結尾以“君子”的贊詞結束,很有分量。
這篇文章全由對話構成,語言生動風趣,情節跌宕起伏,富有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