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鄭伯克段于鄢

《穀梁傳》[1]隱公元年

原文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

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2]、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3]。

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4]。賤段而甚鄭伯也。

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5]也。

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6],甚之也。

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7]逸賊[8],親親[9]之道也。

注釋

[1] 《穀梁傳》:為《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之一。[2] 世子:天子、諸侯的長子。[3] 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因為稱他為鄭伯,所以知道被殺的段是他的弟弟。[4] 段失子弟之道矣:共叔段恃寵驕橫,貪得無厭,失去了做子弟的本分規矩。[5] 成于殺:猶言置于死地。[6] “猶日”一句:這句是說,鄭伯所以要殺共叔段,是恨武姜愛共叔段而厭惡自己,所以雖然共叔段逃奔到了鄢地,離鄭國首都已遠,鄭

伯仍追殺共叔段,這就是像從母親懷中拖出來殺掉一樣。其母,指武姜。[7] 緩追:不要窮追。[8] 逸賊:放掉作亂的人(指共叔段)。[9] 親親:愛護親人。

譯文

(魯隱公元年夏季五月,鄭莊公在鄢打敗了共叔段。)“克”是什么意思呢?是能夠戰勝。能夠戰勝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夠殺共叔段。為什么《春秋》經上不說“殺”,是因為共叔段有軍隊,所以稱為“克”。

段是鄭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鄭伯的弟弟呢?凡是殺死天子、諸侯的長子和同母弟弟的,經文上都按國君稱呼,現在經文上稱他為鄭伯,就可知道段是弟弟了。

段既是弟弟,卻不稱弟;既是公子,卻不稱公子,這是貶抑他的意思。也是因為段不遵守做子弟的規矩。貶抑段也就更加嚴厲地譴責鄭伯。

嚴厲譴責鄭伯什么呢?嚴厲譴責鄭伯平日處心積慮要致自己的弟弟于死地的罪責。

經文上說“于鄢”是表示路遠的意思;說鄭伯追到很遠的地方去殺他的弟弟,就像從他母親的懷中拖出來殺掉一樣,這是強調他罪責深重的意思。

如此說來,鄭伯應該怎么做?不要去窮追,并且放掉他,這才是愛護親人的正確方法啊!

評析

此文宜與本書首篇對照參看。

本文解釋《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先解釋“克”字,表示雙方等于敵國;再說貶低段是為了嚴厲責備鄭伯;又再解釋“于鄢”二字;最后為鄭伯提出正確的辦法。

這兩篇文章是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寫的。前者著重敘事,后者著重于對義理文字的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峨眉山市| 沂水县| 宣城市| 芒康县| 邳州市| 石嘴山市| 锡林浩特市| 荆州市| 太康县| 屯昌县| 天等县| 大厂| 黎城县| 天气| 潼南县| 黔江区| 筠连县| 蒙阴县| 扶风县| 历史| 无极县| 彭州市| 崇左市| 深水埗区| 赫章县| 鄂伦春自治旗| 松阳县| 视频| 绍兴市| 民丰县| 沈阳市| 遂川县| 堆龙德庆县| 博兴县| 横峰县| 河北区| 肇州县| 安阳市| 平利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