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呂相絕秦

《左傳》成公十三年

晉侯使呂相絕秦,曰:

“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

“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勛,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原文

晉侯[1]使呂相[2]絕秦,曰:

“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

“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3]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勛,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4],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則亦既報舊德矣。鄭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秦大夫不詢于我寡君,擅及鄭盟。諸侯疾之,將致命于秦。文公恐懼,綏靖諸侯。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無祿,文公即世,穆不為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絕我好,伐我保城,殄滅我費滑,散離我兄弟,撓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我襄公未忘君之舊勛,而懼社稷之隕,是以有殽之師。猶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聽,而即楚謀我。天誘其衷,成王隕[5]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靈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闕剪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蟊賊,以來蕩搖我邊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剪[6]我羈馬[7],我是以有河曲之戰[8]。東道之不通,則是康公絕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庶撫我乎?’君亦不惠稱盟。利吾有狄難,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9]我邊陲。我是以有輔氏之聚。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獻、穆,使伯車來命我景公,曰:‘吾與女同好棄惡,復修舊德,以追念前勛。’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會。君又不祥,背棄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讎[10],而我之昏姻也[11]。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狄。’寡君不敢顧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君有二心于狄,曰:‘晉將伐女。’狄應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12]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不谷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一。’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帥以聽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愿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諸侯退矣。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

注釋

[1] 晉侯:指晉厲公,公元前580—公元前573年在位。[2] 呂相:人名,晉大夫魏锜之子。[3] 俾(bǐ):使。晉惠公是由秦穆公送回晉國即位為國君的。[4] 躬擐(huàn)甲冑:親自穿著鎧甲、戴著頭盔。躬:親自。擐:穿。[5] 隕(yǔn):通“殞”,滅亡。[6] 剪:削弱。[7] 羈馬:晉地名,在今山西永濟南。[8] 河曲之戰:勝負未分,秦軍連夜撤走。[9] 虔劉:殺戮。[10] 仇讎(chóu):仇敵。[11] 我之昏姻也:白狄和赤狄同屬狄族,而赤狄女季隗是晉文公的一位夫人,所以說是婚姻。[12] 二三其德:反復無常。

譯文

晉厲公派遣呂相去跟秦國絕交,說:“從我們獻公和你們穆公開始,兩國的關系一直互相友好,同心協力,并把這種關系用盟約誓言確定下來,又互通婚姻來加深兩國的關系。上天降災禍給晉國,文公奔往齊國,惠公奔往秦國。

“不幸,獻公去世了,秦穆公不忘往日的情誼,使得我惠公能再次成為晉國的君王。可是秦國沒有能維持住這種和平友好的局面,對我們發動了韓原之戰。后來穆公心里有些后悔,因此,支持我文公順利地登上君位,這是穆公的成全。

“文公身著戎裝,親自跋山涉水,歷盡艱難險阻,率領東方的諸侯—虞、夏、商、周的后代,一齊朝見秦國,就已經報答了秦國過去的恩德了。鄭國人侵犯了貴國的邊境,我們文公便率領諸侯和秦國的軍隊圍攻鄭國。你們的大夫不詢問我們國君的意見,就私自和鄭國訂立了盟約。諸侯都很痛恨這件事,要和秦國拼命,文公怕秦國受害,便安撫諸侯,使秦軍能安然回國,沒有受到危害,這是我們對秦國的重大恩德啊!

“不幸,文公去世,秦穆公卻不來吊唁,輕視我們去世的君主,欺侮我們襄公的孤弱,并且襲擊我們殽地,斷絕和我們的友好關系,攻打我們的邊境城邑,滅掉我們的同姓國費滑。離間我們兄弟國的關系,擾亂我們的同盟,企圖顛覆我們的國家。我們襄公沒有忘記穆公以前的功勛,但怕國家遭受滅亡,因此才有殽地的戰爭。我們仍然希望穆公寬宥我們,但穆公不聽,卻親近楚國來謀害我們。上天有靈,楚成王被人殺死,因此,秦穆公侵犯我國的陰謀未能得逞。

“秦穆公、晉襄公去世,秦康公、晉靈公即位。康公是我們晉國女子所生,又想削弱我國,顛覆我們的國家;還帶著我國公子雍那個蟊賊,一起來騷擾我們的邊境,我們因此有了令狐之戰。康公還是不肯改過,侵入我們河曲,攻打我們涑川,劫掠我們王官,占領我國的羈馬,因此又和秦發生了河曲之戰。秦晉兩國不通往來,那是康公斷絕和我們的友好關系造成的。

“到您繼位以后,我國君主景公伸長脖子向西張望,說:‘秦國也許會來安撫我們吧!’可是您也不愿施恩,和我們締結盟約,卻利用我國有赤狄之戰的困難,侵入我國的河縣,焚燒我國的箕、郜,割掉我國的莊稼,殺戮我國邊疆的人民,我們因此才有輔氏的集兵設防。您也懊悔不該使戰禍延長,想要向先君獻公、穆公求福,派遣伯車來吩咐我們景公說:‘我和您重新和好,拋棄以前的仇怨,恢復、發展過去的友好關系,以此來追念先君的功勛吧!’盟約還沒有訂立,我們景公就去世了,我們厲公因此和秦有令狐的會盟。您又不懷好意,背棄了盟約。白狄和你們同處雍州,是你們的仇敵,卻是我們的親戚,您派人來吩咐說:‘我和你們一起討伐白狄!’我們君主懾于您的威力,不敢顧及親戚關系,就接受了您使者的命令。可是您又討好白狄,對他們說:‘晉國將要攻打你們了。’白狄表面上答應了,心里卻很憎惡你們,因此告訴了我們。楚國人討厭您這種反復無常的行為,也來告訴我們說:‘秦國違背了令狐的盟約,來要求同我們結盟。他們還向皇天上帝以及秦國的三公、楚國的三王發誓說:我們秦國雖然同晉國有往來,但我們是唯利是圖的。秦國沒有道德,令人討厭,因此把這件事宣揚出來,用于懲戒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諸侯都聽到了這番話,因而感到痛心疾首,而和我們親近。現在,我們君主率領諸侯聽候您的答復,目的只求和好。您若是看得起諸侯,并且憐憫我們,跟諸侯訂立盟約,那是我們君主的愿望。我們也當承受秦君的命令,安撫諸侯,然后讓他們退去,哪里敢來擾亂您呢?您要是還不肯施予大恩,我們國君沒有什么才能,那就不能使諸侯退兵了。我大膽地把所有的話向您講了,請您仔細權衡得失利弊吧!”

評析

秦、晉兩國君主互結婚姻,但為了爭奪霸權,又鉤心斗角,不斷進行戰爭。本文是晉統率諸侯軍隊進攻秦國之前,先派呂相到秦宣布的絕交辭令。在這篇辭令里,呂相歷數秦的罪狀,指責秦不顧兩國邦交的友好歷史,做出了背信棄義的事。這篇辭令開創了戰國策士游說之辭的先河,也是后世檄文之鼻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扶风县| 大足县| 黎平县| 乐陵市| 金平| 哈尔滨市| 鲜城| 建阳市| 蓬安县| 军事| 邵阳县| 丹江口市| 青浦区| 西林县| 张北县| 巩义市| 琼海市| 梨树县| 政和县| 镇赉县| 固安县| 科技| 类乌齐县| 威信县| 且末县| 托里县| 宜丰县| 宁乡县| 新泰市| 淮滨县| 阿勒泰市| 沙雅县| 涟源市| 通州市| 祥云县| 东明县| 顺义区| 青州市| 乳源|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