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致諸弟:進德修業全由自主
- 曾國藩家書(國學大書院)
- 曾國藩
- 1336字
- 2019-11-15 14:54:25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廿七日接信,快暢之至,以信多而處處詳明也。四弟七夕詩甚佳,已詳批詩后。從此多作詩亦甚好,但須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
余于詩亦有工夫,恨當世無韓昌黎及蘇、黃一輩人可與發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詩;用心思索,則無時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悌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業,又算余了一文錢;德業并增,則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門生為本省學政,托以兩孫當面拜為門生。后其兩孫歲考臨場大病,科考丁艱,竟不入學。數年后兩孫乃皆入,其長者仍得兩榜。此可見早遲之際,時刻皆有前定,盡其在我,聽其在天,萬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較諸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橫慮,大加臥薪嘗膽之功,切不可因憤廢學。
九弟勸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荊七遣去之后,家中亦甚整齊,問率五歸家便知。《書》曰:“非知之艱,行之維艱?!本诺芩灾恚辔宜钪撸荒芮f嚴威厲,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當以九弟言書諸紳而刻刻警省。季弟天性篤厚,誠如四弟所云,“樂何如之?!鼻笪沂咀x書之法及進德之道,另紙開示,余不具。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廿九日
譯文
四位老弟:
昨天接到你們二十七號的來信,我欣喜不已,因為信寫得多,又很詳細明白。四弟的七夕詩寫得很好,我已在后面批注了意見。以后最好多作些詩,只要有恒心,就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我在作詩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可惜今天沒有韓昌黎、蘇東坡、黃庭堅這些人在世,與我一同直抒胸臆。我的人事應酬太多,不能經常作詩,但用心思索和作詩的念頭卻時刻存于心中,未曾有一刻的忘卻。
我們這些人只有進德、修業這兩件事靠得住。進德是孝、悌、仁、義,修業則是寫文章、作詩、寫字。這兩件事我們可以自己做主,得一尺就進一尺,得一寸就進一寸。今天要是進了一分德,就當是積了一升米;明天要是修了一分業,就當是余出了一文錢。這樣,德業一起并進下去,家當就會日漸雄厚。功名富貴都是命中注定的,自己一點也不能做主。從前有一個做官的人,他有一個學生做了他那個省的學政,他就把兩個孫子托付給這個學政,認作門生。后來,這兩個孫子在歲考的時候患了大病沒有參加考試,到了科考的時候,又因有孝不能入學。幾年之后,兩個孫子入了學,長孫還考中了兩榜??梢娛虑槌晒εc否,或早或晚都是命定的,使多大的力氣由自己決定,能不能有成效則由天決定,一點也不能妄想。六弟的天分比幾個弟弟都高,今年沒有考取,不免有些生氣,不過這也有好處,趁此艱難痛苦之際,靜下心來好好思慮一番,拿出臥薪嘗膽的勇氣和決心來,切不可因為氣憤而把學習耽誤了。
九弟勸我治家的方法很有道理,我深感欣慰。自從打發走了荊七以后,家中整齊了,率五回去后你們就會知道的?!渡袝飞险f:“非知之艱,行之維艱?!本诺芩灾?,我亦深有同感,但不能太嚴肅、太厲害了,使人見了就像看到神似的。自此以后,當將九弟的話告知諸位紳士,以便時時警惕。季弟的天性忠實厚道,就像四弟說的:“怎么都行!”他要我說說讀書的方法和進德的途徑,我已另外開列。其余的便不再贅述了。國藩手書。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