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致諸弟:就紀澤所問作復
- 曾國藩家書(國學大書院)
- 曾國藩
- 1561字
- 2019-11-15 14:54:25
原文
澄、沅、季三位老弟左右:
初十日接澄弟及紀澤兒二十八信,沅弟二十九日自縣城發信,具悉一切。溫弟忠櫬初三自黃州開行,尚未到省,殊深系念。日內想已到矣。紀壽侄既奉恩旨交吏部帶領引見,其叔父大人誥封,仍當咨部恭領誥軸。蓋第二次諭旨中有“著再加恩”字樣,再字即承前次誥封之旨言之也。請謚一節,不敢再瀆矣。
澄弟信中變格讖語之說,兄早慮及之。七年閏五月十七初得諭旨時,正在白玉堂拆閱,叔父欲將此四字懸匾槽門,余不甚愿,亦未免中有所忌。然此等大事,冥冥中有主之者,皆已安排早定。若兄則久已自命為癩頭牙子,與其偷生而叢疑謗,又不如得所而泯悔憾耳。
沅弟問克復景鎮作何調遣?目下鎮賊狡悍,似難遽克。既克之后,如湖南漸安,蕭軍復來,則當全力以規皖南,如湖南尚危,蕭軍留湘,則且休兵以駐湖、彭。是否有當,俟沅弟來營面商尚不為遲。
紀澤兒問地圖六分,可否送一分與文輔卿。此圖刻板在新化,尚屬易購,可分一與文也。所論懷祖先生父子解經,什九著意于假借字。本朝諸儒,其秘要多在此,不獨王氏為然。所問各書:《易林》長沙蔣氏曾刻過;《漢魏叢書》亦有之;《逸周書》,杭州盧抱經叢書有之;《唐石經》,陜西碑洞有之,唐開成元年刻字,類歐帖,可托人刷買,鄭南僑現官陜西,亦可托也;《北堂書抄》不多見,抄本尤為難得。
澤稟中“訛”“譌”誤作兩字,“喙”誤“啄”,附告之。并問諸弟近好。兄國藩手草。
再,紀壽侄蒙恩交吏部帶領引見,俟下次發折,再行具折謝恩。二月十五日所發折,初八日奉到批諭,比付回矣。初九日所發折,三月初九奉到批諭,今付歸也。兄又行。
咸豐九年三月十三日
譯文
澄侯、沅甫、季洪三位老弟:
澄弟及紀澤兒二十八日寄出的信、沅弟二十九日自縣城發出的信都已于初十收到,信中所說的一切都已經知道了。初三,溫弟的棺木就已從黃州起行,至今仍未到達省城,心中非常擔心。估計最近應該到達了吧。紀壽侄既已奉圣旨將交吏部帶領引見,叔父大人的誥封,也應由吏部商議決定。皇上的第二道圣旨中有“著再加恩”的字樣,“再”字就是在前次誥封圣旨上再加恩的意思。既然如此,關于請謚一事,就無須再多說了。
澄弟信中提到的“變格讖語”之說,我早已想到。想想七年閏五月十七日那天,初得圣旨后在白玉堂拆閱,叔父大人當時就打算將這四個字做成匾,懸掛于槽門之上,我對此事很不贊成,就是因為當時心中已有所顧忌。但是這等大事,冥冥之中由上天主宰,都早已安排好了。就像我此生一般,早就自命為癩頭牙子,與其茍且偷生而招致大家的懷疑誹謗,還不如死得其所而泯滅悔恨與遺憾。
沅弟在信中提到了攻打景德鎮的事,詢問我如何調兵遣將。現在鎮中的敵人狡猾強悍,一時難以攻下,應從長計議。待攻克之后,若湖南漸趨安定,蕭(蕭朝貴)軍回來,應全力收復皖南地區;如果湖南仍不安穩,蕭軍仍停留在湖南,則暫且休兵,駐兵湖、彭兩地。至于此舉是否恰當,待沅弟來營時再面商也不遲。
紀澤兒在信中問,六份地圖可否送一份給文輔卿。此圖是在新化刻板,還算易購之物,那就分一份給文輔卿吧。紀澤兒信中還論及懷祖先生父子解釋經書,十有其九著重在假借字上。其實本朝諸位大儒解釋經書的要訣都是如此,而不單單是王氏父子。紀澤兒所提到的書:《易林》長沙蔣氏曾經刻過;《漢魏叢書》也有;《逸周書》,杭州盧抱經叢書中有;《唐石經》在陜西碑林中有,唐開成元年刻,字體頗似歐體,可托人購買。鄭南僑如今正在陜西任職,托他亦可;《北堂書抄》這本書倒是不多見,抄本更是難得。
澤兒信中把“訛”“譌”誤以為是兩個字,將“喙”誤寫成“啄”,在這里順便告訴你。并問諸位兄弟近好。兄國藩手書。
另外,承蒙皇恩,紀壽侄兒已交由吏部帶領引見,待下次發奏折后,須寫奏折謝恩。奏折于二月十五日寄出,初八接到的圣旨,這次也一并附回。初九發出的奏折,三月初九接到的皇帝批諭。現在交人帶回去。兄又書。
咸豐九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