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搭配原理與技巧(第二版)
- 范文東
- 10字
- 2019-12-06 16:31:51
第一章 由光來認識世界
沒有光就沒有色彩
在自然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超過陽光。當陽光普照萬物時,一部分光線被吸收轉換成為熱能,而沒有被吸收并從物體上反射回來的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便帶來了光明和色彩,從而再現了外部世界。物體的色彩好像附著于物體表面,一旦光線減弱或消失,所有的色彩也會馬上消失。毫無疑問,當我們看到或回憶某一事物的時候,“光”是記憶或聯想的一部分。所以,“光”是我們認識外部世界的第一視覺要素,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

圖1-1 人眼可見光范圍
“光”只是電磁波中相當短的一部分波段的名稱。那么,光的范圍是根據什么來規定的呢?光,是電磁波中我們人類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能夠刺激我們眼睛的放射能的名稱。我們的眼睛在受到380~780納米的波長范圍內的放射能的刺激時,便能產生視知覺(見圖1-1)。紫色光波長最短,信息傳遞距離最近;紅色光的波長最長,信息傳遞距離最遠。短波長的紫外線會使皮膚變黑,長波長的紅外線能產生熱能。
不可見光還有可以透過物體(金屬除外)的X射線、伽馬線、有輻射作用的電磁波等其他射線,這些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光,要通過儀器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