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研究
- 王建國
- 2945字
- 2019-11-29 21:39:50
第三節 服務全國交通物流中心功能
一、全國鐵路交通樞紐地位愈發突出
鐵路樞紐地位更加鞏固。鄭州號稱“火車拉來的城市”,這就把鄭州與鐵路的淵源清晰地展現出來。鐵路建設在鄭州的發展歷程中有著特殊的意義。20世紀初,盧漢、汴洛兩條鐵路在此交匯,使當年的鄭縣一舉成為繁華商埠。此后,伴隨著京廣、隴海兩條鐵路的交會延伸,鄭州更是一躍成為中國鐵路交通的“大十字路口”,自此奠定了鄭州作為全國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鄭州鐵路樞紐是京廣鐵路、隴海鐵路交匯節點,長期以來承擔著全國客貨運輸集疏中轉的重要任務,素有“中國鐵路心臟”和“中國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譽,具有輻射全國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交通基礎條件。今天的鄭州擁有亞洲解編作業功能最完善的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圃田西站和高鐵十字樞紐站鄭州東站。
米字型高鐵逐漸成形。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省及鄭州市特別注重鐵路樞紐建設,尤其是在我國高速鐵路的大發展過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加緊謀劃,提出圍繞鄭州構建米字型高速鐵路網。米字型高速鐵路網是在京廣和徐蘭“一縱一橫”客運專線的基礎上,以鄭州為中心,規劃建設鄭州至萬州、鄭州經周口至合肥、鄭州經濮陽至濟南、鄭州經焦作至太原4條放射線高速鐵路。河南的米字型高鐵得到了包括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為代表的中央的高度認可,也得到了鐵路部門大力支持和沿線地區的積極合作。目前,米字形高速鐵路網規劃取得突破性進展,京廣客專、鄭徐客專已經建成投用,鄭州至萬州、鄭州至合肥高速鐵路開工建設,鄭州至濟南、鄭州至太原鐵路也將相繼啟動。未來,依托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網,鄭州將建成以鄭州為中心的半小時核心圈、1小時緊密圈和一個半小時合作圈。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建設,對改善沿線群眾出行條件、促進傳統農區開放發展、加速沿線城鎮現代化進程,形成貫穿我國東北至西南、西北至東南的高效便捷的鐵路大通道,完善國家路網結構,優化全國經濟發展布局,確保國防戰略運輸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依托米字型高鐵網,輻射八方的城鎮發展軸帶正在形成,也構成了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重要的支撐。
軌道交通加快建設。由于鄭州市發展迅速,人口、經濟指標均早已達到建設地鐵的要求。早在2000年9月,鄭州市就開始編制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到2001年底,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現在,地鐵1號線、2號線均已投入運行,地鐵3、4、5號線正在加快建設中,開工建設的6、7、8、9、10號線也將在2020年前建成投用。城際軌道交通既是干線鐵路服務的補充和完善,又是城市交通服務的延伸和提高。城際鐵路在國外大城市的應用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較發達成熟的大都市區城際鐵路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布局。城際鐵路的出現,大大縮小了城市間的距離,為人們的出行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為實現中原城市群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加快推進河南城鎮化進程,同時緩解區域交通緊張狀況、完善綜合運輸結構,河南省提出打造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絡,隨著鄭開、鄭焦城際建成投用,鄭州迎來了軌道交通建設的快速發展期,這也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標志和基礎。
二、全省公路交通網絡核心日益成熟
鄭州長期以來一直是河南省及中原地區的公路網絡中心、國家級公路運輸樞紐,京港澳、連霍高速公路以及國道107線、310線在此交匯,形成國家公路“雙十字”交交叉。近年來,河南省按照“核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周邊”的總體要求,以“網絡化、向心化”為發展方向,不斷加大公路基礎設施投資,以鄭州為中心的周邊地區路網密度進一步增加,路網運行的空間聯系網絡進一步強化和優化。
2014年以后,根據《河南省普通省道網規劃調整方案(2013—2030年)》,全省路網全面改造升級。當前,以鄭州為中心,以京港澳高速鄭州段、連霍高速鄭州段、鄭云高速、鄭盧高速、鄭民高速、機場高速為放射線,以G107、G107復線、鄭開大道、鄭汴物流通道、S316、鄭新(新密)快速通道等若干聯絡線為補充的高密度、多層次的公路網初步形成。截止到2014年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內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323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22公里,鄭州至開封、洛陽、新鄉、焦作、許昌五市之間的快速通道網絡逐步建成,中心城區到周邊城市一級公路快速通道加快建設,以鄭州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快速通道網絡基本形成。
三、連接全球重要的航空樞紐功能更加完善
航空運輸業在整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地理環境不便地區的中、長距離高速客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航空運輸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地區或國家經濟現代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標。鄭州市區內的航空運輸重任主要由新鄭國際機場來承擔,新鄭國際機場位于鄭州市航空港區內,坐落于鄭州市區東南方向,距離鄭州市區25公里。新鄭國際機場是國內干線運輸機場、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
近年來,隨著河南省綜合實力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以及對外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尤其是在省委省政府堅持民航優先發展的戰略下,機場設施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航線網絡更加完善,客貨運量實現跨越式增長,河南的航空運輸業迎來快速發展時期。2013年7月,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按照“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塑造大都市”的總體思路,鄭州舉全省之力加快推進建設,航空港試驗區引領開放、帶動發展的作用日益彰顯。河南航空運輸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航空運輸網絡不斷完善,航空運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16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45.7萬噸,比上年增長13.2%;旅客吞吐量2076.3萬人次,增長20%。
通用航空產業作為現代民航業的兩翼引擎之一,是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支撐產業,其普及與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航空業特別是民航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2016年5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全國迎來了通用航空業的大發展。鄭州的通用航空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期,《鄭州都市區通用航空機場布局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其中提出努力將通航產業打造成上街區的支柱產業,把通航試驗區打造成航空港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鄭州上街機場打造成中原經濟區通航樞紐機場,把鄭州市打造成全國通用航空經濟發展領軍城市。根據《河南省通用航空發展規劃(2014—2020)》,“十三五”期間還將規劃建設登封市、焦作云臺山、新鄉原陽、許昌等通用機場。通用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意義重大,將極大完善大中原城市群和全省范圍航空運輸體系,有力助推鄭州航空樞紐地區建設。
四、信息樞紐地位日漸顯現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席卷全球,鄭州全市郵電業務總量也在快速上升,電信業務所占比重飛速提高。如圖2-8所示,鄭州市2016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27.1億元,比上年增長61.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86.9億元,增長36.4%;電信業務總量340.2億元,增長69.5%;快遞業務總量42375萬件,增長46.5%。2016年末,全市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373.4萬戶,比上年增長2.1%,互聯網用戶358.2萬戶,比上年增長49.3%。

圖2-8 2001—2016年鄭州市郵電業務發展趨勢(注:2010年以后郵電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銀行)
數據來源:鄭州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