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放棄:讓你衰老的不是年齡,是對理想的放棄
當90后都在自稱“老阿姨”的時候,我這個80后才開始有了初老癥的概念。90后們之所以如此自黑,表面上是面對奔三的年齡和后移的發際線的無奈,實則是對自己人生道路尚未清晰的集體焦慮和恐慌。
反觀退休后的大爺大媽們,有的去上老年大學,有的跳舞唱歌,有的栽花種菜,有的拿著單反、扛著鏡頭和三腳架去捕捉美景……活得紅紅火火,腳下生風。
年屆70歲才開始寫作的塞繆爾·厄爾曼,現身說法地詮釋了自己的觀點:“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
齊白石57歲的時候還在北京靠賣自己的畫討生活。盡管他的畫賣得比別人便宜,仍然鮮有人欣賞,好在遇到知音陳師曾后,生活才有了起色。但是,好景不長,隨著陳師曾的英年早逝,齊白石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甚至還遭到了同行的誤會和排擠。北京的冬天寒風刺骨,經歷如此坎坷的遭遇,不用說年近60歲的老人,年輕人恐怕都會選擇放棄了。但是,齊白石對畫畫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能忍受窮困潦倒的生活,唯獨不能放棄畫畫,尤其不能因為自己年齡大了而輕言放棄,他把畫畫當作余生的使命。
堅持畫畫的齊白石,活到老學到老,他的作畫風格在日復一日的潑墨揮筆中日臻成熟,自成一派。終于,堅持了九年后,齊白石的畫作得到了剛到北京的徐悲鴻的青睞。自此,他的畫吸引了更多的欣賞者,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購買并收藏他的畫作。繪畫大師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九年的堅持,足夠換來一個柳暗花明的輪回。待到理想實現的那一刻,誰能否定那是一次生命的重生呢?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也不會有太早的結束。如果你正在黑暗中摸索,看不清前行的路途,不要放棄,堅持走下去,因為太陽總會出來,天總會亮,迷霧也總會散去,最終,等待你的將是康莊大道。
本來以刺繡美國鄉村風景為樂的摩西奶奶,由于長年在農場做工的勞累,76歲時因為關節炎而無奈地放棄了刺繡。可是,她不想自己的余生就這樣空虛地度過,于是就用畫筆代替繡花針,78歲那年,她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畫。
之后,她從未放棄對美的熱愛,用一顆飽含慈祥與永恒的心繪畫,這一畫竟然畫了20多年。80歲的摩西奶奶在紐約舉辦了個展,明快的手法和大膽明亮的色彩很快吸引來了很多前來參觀的人們。摩西奶奶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回憶農場生活的風景風俗畫竟然在藝術人才濟濟的大紐約引起轟動。在她100歲的時候,紐約州還將她生日那天命名為“摩西奶奶日”。
摩西奶奶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為一大批焦慮的現代人帶去了強心劑,很多人因為摩西奶奶的精神,鼓起勇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重新拾起了人生的希望。直到現在,盡管摩西奶奶已經告別了這個世界,但她依然活在無數有理想、有熱情的人們心中。
這其中比較戲劇化的一個例子是,在摩西奶奶100歲時,日本有個叫渡邊淳一的年輕人問她,該不該為了自己熱愛的寫作而辭掉外科醫生的工作?摩西奶奶認真地給這位迷茫的年輕人回了信,回信是一張明信片,上面畫了一座谷倉,并附有一段話:“做你喜歡的事,命運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正是這封回信,成就了日后名揚世界的大作家。
別在意年齡,也別在意別人的眼光。請相信,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就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把時間用在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上,就不是浪費時間,認真努力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算數。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對衰老的焦慮和苦惱上,那才是對自己人生的極度不負責任。
從你開始害怕衰老、害怕年齡增長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被時代摒棄了。時間和理想是最公平的,時間會為懂得熱愛它、珍惜它的人永恒,理想則會垂青那些永不言棄的人們。不信你看,83歲的超模卡門·戴爾在T臺綻放72年;91歲的艾瑞斯·阿普菲爾氣場兩米八,仍在給時尚品牌拍大片;82歲的杰基·默多克還在經營自己鐘愛的模特事業……她們的美麗和優雅早已深入骨髓,那顆鐫刻著對理想堅持的心從未停止燃燒。
千萬別動不動就說自己老了,因為這樣會錯誤地引導自己;千萬別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浪費了大好年華。請時刻記住,年輕就是心中有燃不盡、吹不滅的理想,有理想就有力量,有夢就有未來。

做你喜歡的事,命運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
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