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互補效應——互補和相似一樣產生吸引力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發現,不僅特征相似會產生吸引力,有些差異較大的人之間也會產生吸引力。最明顯的例子如異性相吸,還有男女婚戀中經常找的借口:“你和我太像了,所以我們還是做朋友吧。”——言外之意就是有些情況下我們更傾向于找個能和自己互補的人。

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不是因為互補性比相似性產生的吸引力更強,而是無論相似還是互補都是人們心理上的一種需要。兩個人是因為相似走在一起還是因為互補相互吸引,取決于人們內心的需要,并且它們有可能同時存在。這與我們上節中談到的“相似效應”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然。只要在生活中多加留意,我們就會發現,因為互補產生吸引的人群一般還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如在價值觀和處世態度方面等,而互補的方面則比較具體,如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學歷高或者低,人品好或者不好等。

一般說來,能夠產生互補性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交往可以讓雙方的需要得到滿足,不會產生排斥。如果不能滿足這個條件,那么一些差異很大的特性就只能產生排斥。如高雅和庸俗、莊重和輕浮、真誠和虛偽等,這些截然相反的特質是不可能產生互補性的。在這一點上,沒有什么比相似性更合適了。

為什么互補性可以產生吸引力呢?據心理學家榮格講,這是出于人們對“完整之我”的追尋。榮格認為,每個人都具有“顯性”和“隱性”兩種人格——就像我們所熟悉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一樣。我們的外在表現就是“顯性人格”,而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就是“隱性人格”,也叫作“影子人格”。例如,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很“理性”,內心深處卻很“感性”,這是因為受到許多外界壓力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他只能將自己“理性”的“顯性人格”表現出來,在他的大腦強調并表現這種“理性”時,“感性”部分的人格就會受到壓抑,慢慢變成一種潛意識,成為隱性的“影子人格”。

“顯性人格”有時是先天的,有時是受到后天的影響,如在嬰幼兒時期,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非常天真可愛的,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多被教育要堅強、要隱忍、要“喜怒不形于色”等,這就使男孩性格中原本多情易感的成分被壓抑下去,無法公之于眾。由于女孩的成長過程與男孩剛好相反,因此多數女性在成年后仍然比較感性,多愁善感,表現出了男性的“影子人格”。這時,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就出現了:當一個人在人群中遇到另外一個“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我時,心中的“我”終于找到了同類,對方彰顯出自己無法表現出來的特質,這時內心往往會雀躍不已,產生一種強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是由“影子人格”強烈的釋放愿望所決定的,因此被稱為“完整之我”的追尋。這個過程表現在不同的個體身上,就是由于“互補性”產生的吸引力。

這種互補效應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在婚戀領域。許多未婚的男女在被問及想找一個什么樣的對象時,一定會或多或少地說出一些特征,而這些特征通常是他們本身不具備的。比如,內向的想找一個外向的,懶惰的想找個勤快的等,他們理想中的對方其實是另一個“潛在的自己”,這種互補不僅會增強彼此之間的吸引力,同時也會讓婚姻變得更加完美、和諧。

除了婚戀方面,在事業上,人們也更傾向于尋找能和自己形成互補的人成為合作伙伴,如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的興趣和特長并不在經營方面,而是在軟件開發方面。在他為自己的微軟帝國物色合適的管理人才時,他想到了自己的大學同學鮑爾默。鮑爾默是一個和比爾·蓋茨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差異的人,如他做事時的熱情飽滿、對他人有深刻影響力、善于鼓動員工的積極性等,這些能力都是比爾·蓋茨不太具備的,但恰恰是一個管理者最不可缺少的品質。因此,比爾·蓋茨將鮑爾默請到了他的公司,從事他認為是煩瑣乏味的管理工作。成為微軟CEO的鮑爾默做得很出色,他和比爾·蓋茨的強強聯合,將微軟推向了另一個輝煌的高峰。

影響到人際關系的互補性不僅有個性、才能上的互補,還有技術與知識上的互補、各類資源上的互補,等等。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組織要想取得成功,或者說要存在于社會之中,就必須與其他個體、群體、組織進行交往,以獲得自己所沒有或者不足的東西。這也是互補效應發生作用的一個內在動力。這種互補性在生活中產生吸引力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他人的某個特點滿足了另一個人的理想,從而增加了其對這個人的喜歡程度。比如,一個渴望知識但是又沒有時間獲取知識的人遇到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就很容易對其產生好感。另一種是在交往中一方能滿足另一方的某種需要,或者是彌補其短處,這時前者就會對后者產生吸引力,如上文中鮑爾默的管理才能可以彌補比爾·蓋茨在這方面的不足,因此鮑爾默對比爾·蓋茨就會有吸引力,反之,比爾·蓋茨能夠為鮑爾默提供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因此二人才能互相吸引。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互補效應并不只是簡單地起到彌補或者滿足的作用,在很多時候它還會發揮出一種“1+1>2”的效果,使互補對人際關系的影響更大。

李某在27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劉某。最初,李某覺得劉某為人穩重大方,做事也很有條理,事業發展得還不錯;劉某也覺得李某知書達理、氣質高雅,很是滿意。于是,半年后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經過最初的相互吸引到彼此熟悉,當初的激情慢慢被磨滅,一些以前看似很小的分歧逐漸開始擴大:如李某覺得老公不夠浪漫,除了每天看球、炒股之外,就是和朋友出去交際,從來不陪自己去聽音樂會;自己喜歡看書,每次和老公聊文學藝術時,老公不是沒興趣,就是打斷她。這讓李某覺得十分不滿。劉某也察覺出了妻子的不滿,但是他的心中也有委屈:如妻子總是不愿意讓自己看球,自己就那一點愛好還被她干涉。時間一久,他們都覺得彼此間缺乏共同的興趣愛好,似乎印證了人們離婚時常說的那句“性格不合”。

他們真的要走到這個地步嗎?畢竟,兩人還是有感情基礎的,他們決定坐下來談一談。夫妻二人各自說出了自己的不滿,也回憶了當初的甜蜜,最后達成一致:尊重彼此的興趣愛好,不再將自己的要求“強加于人”。他們還做出了一個計劃,并且保證要堅持執行。

這個計劃很簡單,就是每天晚飯后堅持散步。當然,散步并不是走走就好,兩個人在散步的過程中有許多時間可以聊天,他們可以聊聊各自感興趣的東西,而對方必須耐心地傾聽。一段時間過后,他們發現彼此似乎又回到了剛結婚的時候,即使在屋子里各忙各的,也不忘在空閑時給對方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問候。慢慢地,默契似乎又回到了夫妻之間。

并且,他們還發現了另一個變化:他們彼此的世界似乎變得更加豐富了。劉某再也不是那個只會看球、炒股、和朋友喝酒的粗線條男人,他也開始在閑暇時聽聽音樂,心情高興時唱上一首流行歌曲;而李某也慢慢變得“接地氣”,在和朋友們聊天時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幾個球星的名字,對投資股票等也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不僅沒有破壞各自的“獨立”,反而更加“豐富”了自己,婚姻生活也變得更理想了。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1+1>2”。無論是夫妻關系還是朋友關系,又或者是合作伙伴,幾乎在所有的人際關系中我們都可以發現,當我們了解了對方的長處和短處,并和自己的長處、短處結合起來時,我們不僅滿足了彼此的需求,讓合作變得更加簡單,而且還可以取長補短,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事業更加順利。這才是互補效應發揮作用的真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荆门市| 临沧市| 体育| 萍乡市| 兴海县| 高密市| 新乡县| 岑溪市| 徐州市| 枝江市| 砚山县| 德格县| 辰溪县| 霍城县| 阿坝| 吐鲁番市| 乌鲁木齐市| 凌源市| 通榆县| 松溪县| 霸州市| 黔南| 兴山县| 乾安县| 九龙城区| 荃湾区| 肇庆市| 衢州市| 冀州市| 儋州市| 陆河县| 集贤县| 淳化县| 揭东县| 镇原县| 阜宁县| 蒲城县| 新沂市| 通榆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