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與術:喻中讀韓非
- 喻中
- 686字
- 2019-11-22 16:24:19
8
放眼環顧春秋戰國時代,思想的沖擊力、穿透力大致相當,可以與韓非比肩而立的精英人物,主要就是以上幾位。這些人物雖然胸中各有丘壑,但也包含著一個最大公約數,那就是“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講的都是一個“治”。
雖然都講治國之道、治國之術,雖然表達與修辭可以百花齊放,但是,專就應用價值而言,尤其是在“求真務實”方面而言,韓非的優勢卻是明顯的。君不見,諸子百家都在推銷自己的那點東西,卻只有韓非的東西賣得最火,為什么?是韓非的推銷策略更勝一籌?顯然不是。那個時代還不興做廣告,促銷手段也匱乏得很。韓非的東西賣得好,確實是因為質量好。沒辦法,市場只認這個。韓非的東西好在哪里?回答是:實用,可行,急用先學,立竿見影。
相比之下,孔孟的東西就不行了,雖然看上去很美,很花哨,但不好用啊。春秋時代,“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這樣的形勢,在戰國時代愈演愈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殘酷的生存競爭,可“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11]在一個國家隨時消滅另一個國家的時代,各國君主最急需的高新技術是富強術、權謀術、斗爭術、合縱連橫術。濃得化不開的政治浪漫主義,只能讓各國君主們敬而遠之。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孔孟的東西不行,那為什么后來又得勢了呢?回答是:世易時移。孔孟的東西在急促的亂世、在戰國時代雖然不好用,但在從容不迫的大一統時代,卻可以成為香餑餑,因為他們講的君臣父子之禮、夫婦長幼之別,對于維護既有社會秩序,那是相當的有效。概而言之,亂世用韓非,治世用孔孟;戰國用韓非,統一用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