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心理常識
- 魯芳
- 734字
- 2019-11-18 18:06:40
情緒也有智商——高智商效應
有兩個年齡相仿的女人,從小一起長大,畢業后一個留在了家鄉,過著春耕秋收、四時芒種的生活;另一個則背井離鄉,生活在用鋼筋水泥圍筑起來的現代都市,在一座座高聳入云的大廈間進進出出。她們約定,十年之后的春節要再次見面,將各自的收獲與對方分享。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她們都在為生活忙碌著,十年的時間對她們來說似乎很久,但是又好像很短,因為誰也沒有做好見面的準備。但是,春節回鄉探親的女人還是在一次酒席上意外地見到了分別十年的老友。令她驚訝的是,原本以為在家忙前忙后、出入在廚房與農田間的女人會面黃肌瘦、愁容滿面,但事實剛好相反,她不僅開朗健談、體態豐滿,而且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酒席上,她沒敢和老友說話,老友似乎也沒有認出她來。回家后,女人看著鏡子中面黃肌瘦的自己,愁容滿面,不禁覺得可笑。但是,似乎這一切從一開始就已經是注定的了。
故事中,兩位女主人公最明顯的差異其實并非是面容,而是她們的情緒。那個生活在鄉下的女人并不見得比每天工作在寫字樓里的女人清閑,但是她活得更加開心。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其實是有“智慧”的,通常在相同的一個時間段內,頭腦聰明的人會發現十件煩心事,而頭腦簡單、不太聰明的人就會少發現一件。前者一般會給自己過高的責任與壓力,關心的范圍更廣,而這都將帶給他們更多更緊張的情緒。相反,那些知足常樂、頭腦簡單,甚至比較愚笨的人卻能夠享受當下的生活,不會輕易被小事所牽絆,這樣才不會在情緒上引起太大的波動。情緒好的人自然就活得比較輕松,他們所獲得的是無價的財富。
因此,在生活中,應懂得給自己定位并將情緒加以支配,學會適當“笨拙”,做好自己情緒的管理師,高智商的人一樣可以從迷惘中解脫出來,獲得當下的幸福,而不是一直在情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