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項目落地的法律之道
- 李金升
- 1754字
- 2019-11-15 21:03:18
四、PPP項目并不能任意選擇政府采購方式予以實施
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政府采購采用以下方式:(一)公開招標; (二)邀請招標;(三)競爭性談判;(四)單一來源采購;(五)詢價;(六)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采購方式。公開招標應作為政府采購的主要采購方式。”2014年12月31日,財政部公布了《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財庫〔2014〕214號),明確將競爭性磋商列為政府采購的法定方式之內。據此,在我國,迄今為止,明確的政府采購方式達到五種(見下圖)。對于此五種方式,PPP項目并不能任意選用,須遵循相應的條件。
一是對于詢價,PPP項目絕對不能采用。因為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采購的貨物規格、標準統一、現貨貨源充足且價格變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購項目,可以依照本法采用詢價方式采購。”詢價只適合于貨物采購,且采購的貨物規格、標準統一、現貨貨源充足且價格變化幅度小。PPP項目,與單純的貨物采購項目,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PPP項目絕對不能采用詢價的方式采購。
二是對于單一來源采購,PPP項目須嚴格考量其自身條件。因為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貨物或者服務,可以依照本法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一)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采購的;(二)發生了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不能從其他供應商處采購的;(三)必須保證原有采購項目一致性或者服務配套的要求,需要繼續從原供應商處添購,且添購資金總額不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百分之十的。”對于何謂“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采購的”,《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予以了細化規定:“政府采購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的情形,是指因貨物或者服務使用不可替代的專利、專有技術,或者公共服務項目具有特殊要求,導致只能從某一特定供應商處采購”。因此,對于擬采用單一來源采購的PPP項目,在實施采購方式之前,須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確定市場上是否只有一家社會資本能夠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是對于公開招標,并不適用于所有的PPP項目。雖然《政府采購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公開招標應作為政府采購的主要采購方式,雖然公開招標的公開、公平、公正性相對于其他政府采購方式來說最強,但因為PPP項目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PPP項目均適用公開招標方式。對此,《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第十一條已經予以了明確的規定:“(七)采購方式選擇。項目采購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相關規章制度執行,采購方式包括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邀請招標、競爭性磋商和單一來源采購。項目實施機構應根據項目采購需求特點,依法選擇適當采購方式。公開招標主要適用于核心邊界條件和技術經濟參數明確、完整、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府采購政策,且采購中不作更改的項目”。
四是對于競爭性談判,PPP項目須慎重使用。理由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的,應當遵循下列程序:……(五)確定成交供應商。談判結束后,談判小組應當要求所有參加談判的供應商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最后報價,采購人從談判小組提出的成交候選人中根據符合采購需求、質量和服務相等且報價最低的原則確定成交供應商,并將結果通知所有參加談判的未成交的供應商。”因PPP項目的超級復雜性,單純以“符合采購需求、質量和服務相等且報價最低的原則”的報價導向評審,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PPP項目。
五是對于競爭性磋商,PPP項目大有可為。競爭性磋商與競爭性談判的最大區別,是將競爭性談判的價格最低導向原則改為綜合評分最高導向原則,這比較契合復雜的PPP項目的特點。同時,《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工作需要。另外,競爭性磋商的適用范圍廣泛,根據《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的規定:“符合下列情形的項目,可以采用競爭性磋商方式開展采購:(一)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二)技術復雜或者性質特殊,不能確定詳細規格或者具體要求的;(三)因藝術品采購、專利、專有技術或者服務的時間、數量事先不能確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計算出價格總額的;(四)市場競爭不充分的科研項目,以及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五)按照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以外的工程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