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羅馬教皇Gregory the Great
當Gregory the Great(五九〇年至六〇四年)任羅馬教皇時代,尤足征教皇勢力之宏大。彼本羅馬上議院議員之子,曾被任為省長。彼以富貴之地位易使人墮落,其母本篤信基督教者,而Gregory幼時又嘗讀Augustine, Jerome,及Ambrose輩之著作,故其父去世后,遂盡出其家財設立寺院七處。七寺院中,其一即以家屋改建者,Gregory修道其中,修行太苦,身體大傷,幾罹傷生之禍。幸其時羅馬教皇有命其前赴Constantinople之舉,彼之才力,遂大著于世。
五九〇年Gregory被選為羅馬教皇,皇帝所居之上古羅馬城,遂一變而為教皇所在之中古羅馬城。建筑教堂多取材于古代之神廟。基督門徒Peter及Paul之墳墓,漸為教徒頂禮膜拜之中心。當Gregory就任之始,羅馬城適大疫。彼乃率教士及教徒游行通衢之上,以求祐于上帝。忽見天使長Michael現身于皇帝Hadrian之墓上,韜其利刃,以示上帝息怒之意。古代羅馬史,自Gregory就任時止,而中古史則于是乎始。
Gregory以著述名于中古。彼與Augustine, Ambrose,及Jerome為羅馬教會中之四大神父。觀其著作,頗足見當時文學之衰替。其著述之最有名者為《答問》一書(Dialogues),蓋一種神跡神話集也。名家竟有此種著作,此種著作竟備成年人誦習之用,殊出吾人意料之外。在其著作Moralia中,嘗謂書中或有文法錯誤之處,讀者不必驚異,蓋研究此種高尚之題目,著書者不應拳拳于文法之錯謬與否也。
吾人試讀Gregory之信札,足見當日教皇中如有杰出之人,則其勢力之宏大,幾無倫匹。彼雖自稱為“上帝之仆中之仆”(此種稱謂至今尚然)然其勢力極巨。蓋是時東帝勢力之在西部,已虛名徒擁,羅馬城中之實權均在Gregory之手也。同時并能阻止Lombard種人,使之不得入侵意大利之中部。凡此種種職務,均系政治性質,Gregory一旦執行之,教皇政權,遂于是乎始。
Gregory于意大利半島以外,嘗與羅馬帝國東部皇帝,Austrasia, Neustria,及Burgundy諸國之君主,信札往來。彼竭力選派教士中之賢者為主教,而對于各地寺院,亦能悉心管理。然其最大之事業,莫過于傳道。他日英國、法國、德國諸國,莫不俯首聽令于教皇者,Gregory之力也。
Gregory本系修道士,故其傳道之事業,類有賴于修道士。吾人于敘述傳道事業之先,不能不先述修道士之由來及其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