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記第九 靈太后

靈太后(?—520) 姓胡,謚號為“靈”,故史稱“靈太后”。安定(郡名,轄境約相當于今甘肅平涼市與景泰、靖遠等縣及寧夏中寧、中衛等縣)臨涇人。其父胡國珍曾任司徒等職,襲武始伯之爵,一度權傾朝野。其母皇甫氏。據說,胡氏自幼就有異相,曾被神相趙胡斷為“大貴”,日后將“為天地母,生天地主”。姑不論是否確有趙胡相面之事,胡氏不但姿色絕佳、聰慧異常,且一向胸懷不凡之志,卻并非虛假之言。

胡氏的姑母乃是佛門女尼,能說會道,擅長講經說法,因此遠近知名,以至經常入宮說法。姑母知道侄女的心意,故入宮時總是尋找各種機會稱贊胡氏的姿色德行。數年之后,宣武帝元恪輾轉聽說此事,便將胡氏召入宮中,為承華世婦,其位次于九嬪。

凡是宮中受過帝君歡愛的女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早生貴子,因為只有這樣,她們的地位才能提高或者鞏固。但是大家在祈禱祝福時,都希望生個王子,生個公主,而不愿生個太子。其原因十分簡單:帝君為防太子的生母日后干涉朝政,往往預先將她處死,于是成為皇太子之生母也就預示著不得善終。然而胡氏卻偏偏想法獨特,她常說道:“天子豈能沒有嫡子承繼大統?吾等怎能為了一己的安危而令皇家絕嗣?”所以,當她有孕在身后,便日夜祈天:“但愿我所生者為男,并是長子。能得兒子立為太子,我雖死無憾!”

永平三年(510)三月丙戌日,胡氏果然產下一男,是即元詡;于是進為充華嬪。宣武帝由于此前所生皇子總是夭折,心中十分憂慮,這次在將近三十歲時得子,當然極為高興,兩年后即立元詡為皇太子,分外小心地呵護培養。元詡六歲之時,因宣武帝去世而登基,是為孝明帝。

胡充華被尊為皇太妃,旋即又尊為皇太后,其子孝明帝既然年歲尚幼,而靈太后又極端重視“權力”兩字,因此太后臨朝聽政便成為順理成章之事。靈太后確實聰悟異常,多才多藝,她既能吟詩作賦,又能親斷獄訟,辦事果斷,條理分明,眾多政務,大多事必躬親。例如改葬宣武帝的高皇后時,靈太后都是一手操辦,自為喪主,親自奠祭,乃至哭于太極殿,自始至終,不讓孝明帝插手一事。靈太后因此立威于朝,日益專擅。

清河王元懌,乃是宣武帝元恪之弟,他從小就機敏過人,并且姿貌俊美,成年后,則以辦事干練著稱。靈太后起初以元懌乃孝明帝之“皇叔”為理由,委以朝政,共同輔政,嗣后則威脅利誘,雙管齊下,終令清河王成為她的裙下寵兒。這等淫亂丑聞,一旦傳遍朝野,當然人人都生惡感,皇族成員則更覺臉上無光。

當時身為侍中領軍將軍,兼總禁兵的元叉,本是靈太后的妹夫,他與元懌因權力之爭而結下怨恨。元叉怕元懌與太后聯合起來迫害自己,便決定先下手為強。正光元年(520),他與長秋卿劉騰密謀,買通主管帝君膳食的中黃門胡定,要他去向孝明帝告發道:“清河王元懌賄賂我,命我將毒下在御膳中。他答應我,要是毒死了陛下,他即位之后,一定給我大富大貴。”其時孝明帝年僅十一歲,哪有能力辨別這等謊言,對此竟深信不疑。

于是,七月丙子日,元叉乘太后在嘉福殿,未赴前殿的機會,將孝明帝帶到顯陽殿,然后關閉永巷門,太后遂不得出。元懌到來,與元叉相遇于含章殿,受阻而無法入內。元懌不知對方早有準備,大聲罵道:“你們難道想造反嗎?!”元叉應聲答道:“我并不造反,而正是來捕捉造反之人!”說畢,命武士將元懌綁縛起來。劉騰立即以孝明帝的名義召集眾朝臣,聲稱元懌已反。群臣懼怕元叉的威脅,不敢稍有異議,只有仆射游肇提出質疑,但亦無補于事。接著,元叉、劉騰又以眾公卿的名義向孝明帝奏報元懌的“反狀”,遂獲得詔書,當夜誅殺元懌。

在這以后,元叉、劉騰更偽造太后的詔書,聲稱自己有病,不再臨朝,而還政于孝明帝。靈太后則從此被幽禁于北宮宣光殿,宮門晝夜緊閉,內外消息斷絕。宮門上的鑰匙由元叉親自保管,連孝明帝都無法見到太后。此時的靈太后既無美味的膳食,更無華美的衣服,常常難免饑寒之感,于是悲嘆道:“只怪我當初對元叉過于寬容,乃至釀成今日之禍。世人所謂‘養虎貽患’,正是如我一般啊!”

元叉吩咐中常侍賈粲侍候孝明帝,實際上是監視圣上的行動,防止他與太后暗通消息。元叉則與高陽王元雍一同“輔政”,讓孝明帝稱自己為“姨父”。元叉與劉騰,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相為表里,專擅朝政,朝廷中事無巨細,都須取決于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靈太后始終被幽禁或半幽禁,連人身自由幾乎都沒有,更談不上重掌朝政了。直到正光四年(523)三月,司空劉騰去世之后,對太后及孝明帝的限制才稍微緩和了點。

高陽王元雍當時身為丞相,表面看來,地位似乎比元叉為高,但其實也受其鉗制,對他深為忌憚。于是乘太后與孝明帝游幸洛水的機會,與之密商,定下清除元叉之計。孝昌元年(525)四月,靈太后再次臨朝攝政,將元叉除名,廢為庶民。

靈太后的再度執政,并未給魏廷的政治帶來新氣象,因為太后依然頗多內寵,淫亂宮闈,如鄭儼、李神軌、徐紇等均是,他們身居高位,排斥異己,肆意胡為。靈太后亦知自己穢行甚多,怕丑聞遠揚,故而變本加厲地結黨營私,以掩人耳目;又怕兒子孝明帝奪還政權,因此對他所親用的人,一一予以殺害,導致母子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孝明帝終于在武泰元年(528)二月癸丑日暴卒于顯陽殿,年僅十九歲,據說是被太后與鄭儼、徐紇合謀鴆殺。

爾朱榮接著舉兵造反,大軍赴京。徐紇盜取御馬,東奔兗州;鄭儼也只顧自身,逃往家鄉開封。靈太后召集后宮人員,命令她們與自己一樣,全部落發出家。然而,此舉為時已晚,爾朱榮將她們擒獲后,溺斃了靈太后與幼主。


評:靈太后自幼聰慧,胸懷大志,本來無可厚非。然而她對權力名位的追求,卻達到了瘋狂的程度。為此,她可以主動爭取進入良家女子視若地獄的皇宮,可以冒生命危險而生個“太子”,甚至可以在最終不惜謀殺自己的親生兒子!誠然,她曾經獲得了她所盼望的權力和名位,但是,她所失掉的似乎更多:本身的名聲、民眾的擁戴、親人的感情,乃至社稷的穩定以及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人的性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岢岚县| 阿坝| 罗山县| 庄浪县| 河北省| 东莞市| 宣威市| 漯河市| 哈巴河县| 三原县| 通许县| 阆中市| 海林市| 深水埗区| 上杭县| 百色市| 格尔木市| 依安县| 祁阳县| 乌恰县| 永济市| 新乡市| 丁青县| 镇安县| 大同县| 喀喇沁旗| 教育| 延吉市| 竹溪县| 高州市| 新昌县| 姜堰市| 屏边| 呼图壁县| 盐源县| 丰顺县| 黄山市| 康保县| 马山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