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你為何總會在沖動中失控?

我們常說,沖動是魔鬼。因為在沖動之下,人們往往會頭腦發熱、情緒失控,無法冷靜地思考和判斷,容易使事情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候。

在沖動中失控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預料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件事情,也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比如,我們常常看到有人因為一些小矛盾發生口角,指責謾罵幾句就開始拳腳相向,最后導致傷亡,造成悲劇。多數人在事后流下悔恨的淚水,但一切為時已晚。任何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即使是性情溫和、涵養較好的人,也可能在某時某刻出現失控行為。

貴為一國之君的劉備,因為結義兄弟關羽敗走麥城被殺之痛,一時沖動,從而引來滅頂之災。劉備在關羽、趙云、張飛等人的輔佐下,歷盡艱辛,打下東西兩川和荊州之地,創建了蜀漢帝業。然而,神勇無敵而又自視清高的關羽由于大意,致使荊州被東吳占領,他本人也慘遭殺害。聽聞此事,劉備悲憤交加,立刻要舉兵伐吳,誓為關羽報仇。趙云勸說道:“當今曹操才是國賊,而非孫權。曹操雖死,曹丕卻篡漢稱帝。即使討伐也應該討伐曹丕,而不是東吳。與東吳之戰一旦開始就不會立刻結束,我們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會被戰爭拖住,致使其他大計無法實施。開戰之事還望陛下明察!”一向重情重義的劉備,雖深知這番話確是審時度勢之言,但他已被心中的憤怒和悲傷所控制,喪失了理智,一心只想著他與關羽深厚的兄弟情,他對趙云說道:“孫權殺害了我的義弟和其他忠良將士,此乃切齒之恨。不食其肉而滅其族,難消我心頭之恨!”于是劉備不顧眾臣的反對,起兵伐吳,欲掃平江東。然而,建立在復仇心態之上的意氣戰爭缺乏客觀準確的認識和判斷,劉備最后只落得個火燒連營、白帝托孤的下場。

雖然知道失控是最具破壞性的情緒,但我們似乎總也難以避免。一個總是笑呵呵的老好人可能會因為一件小事大發雷霆,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可能會做出非常不理智的舉動,這種情況會讓熟悉他們的人感到不可思議:他怎么會這樣?而劉備在沖動之下被悲憤的情緒控制,淹沒了理性的思考。他感情用事、失去理智的后果是賠上了性命,使蜀國江山遭到重創。

心理學專家這樣解釋失控行為: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些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則不能控制,不能控制時就出現了失控的狀態,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沖動之時。因為,經過深思熟慮后采取的行動一般都是符合常規的、適宜的,而不加思考、沖動作出的決定,往往缺乏正確認知和周密性,人們事后的后悔概率比較大。

那么,什么情況下容易出現失控行為呢?

1.性格急躁。如果一個人性情相對魯莽,做事容易沖動,對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那么他就很容易出現失控行為,就像一座情緒化的活火山。

2.抗壓能力差。有些人一直都順風順水,或者在家里嬌生慣養,這就導致他們心高氣傲、唯我獨尊,同時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不平之事,這種人往往承受不了,會覺得生活瞬間失去了色彩和希望,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3.為人處世過于簡單。有些人做事隨心所欲,凡事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去體諒別人的難處,做事時難免欠缺考慮,容易憑一時沖動,不計后果。

4.過度放任自己的情緒。樂極可以生悲,哀傷過度則會心碎。喜、怒、哀、樂是情緒反應的主要類型。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能主動調節自己的情緒變化,以達到身心的平衡。但是,如果單純沉迷于某一種情緒體驗中而不能自拔,人的行為就容易失控。

修煉箴言

失控的行為往往害人害己,讓自己的人生之路遭受不必要的坎坷。所以,我們遇事應該“三思而后行”,要冷靜面對生活中的波折,掌控好自己的情緒,這樣就能化解很多問題和矛盾,避免因沖動造成的不和諧音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梧州市| 永善县| 奉新县| 吉水县| 呼图壁县| 于都县| 万安县| 杂多县| 海口市| 揭西县| 离岛区| 油尖旺区| 阿拉善左旗| 玉树县| 茂名市| 德昌县| 博湖县| 弥勒县| 肃南| 济源市| 东明县| 青冈县| 建湖县| 进贤县| 米脂县| 海淀区| 中山市| 拉萨市| 横山县| 和静县| 桓台县| 屏东市| 张掖市| 灵璧县| 洛扎县| 南充市| 江孜县| 宜城市| 淮南市|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