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自控力:別讓失控毀了你
- 高文珍
- 1313字
- 2019-10-30 15:47:19
第四節 讓怒氣適可而止
烈日下,一只又渴又餓的駱駝,艱難地行走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它越走越焦躁,一肚子的火不知道該往哪里發。正在這時,一個碎玻璃片硌了它的腳掌,疲憊的駱駝頓時氣急敗壞,抬起腳狠狠地把碎片踢了出去,它的腳卻因此被玻璃碎片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鮮紅的血液汩汩地流了出來。憤怒的駱駝一瘸一拐地走著,一路的血跡引來了空中的禿鷲。禿鷲尖叫著盤旋在駱駝頭頂的天空,這讓駱駝失去了方寸。駱駝被恐懼包圍,頓時不顧傷勢狂奔起來,卻留下了更多的鮮血。當它跑到沙漠的邊緣時,濃重的血腥味吸引來了附近的狼。筋疲力盡的駱駝已經無力狂奔,為了躲避狼的追擊,它只能像只無頭蒼蠅般東奔西竄,倉皇中跑到了一處食人蟻的巢穴附近。食人蟻順著鮮血的腥味兒傾巢而出,黑壓壓地向駱駝撲過去。臨死前,駱駝追悔莫及地哀嘆:“我為什么要跟一塊小小的碎玻璃生氣呢?”
可憐的駱駝因為沒有控制自己的脾氣而喪命,這也揭示了一個道理:遇到事情一味地生氣,是一種消極而愚蠢的表現。因為怒氣這把利刃不僅傷害別人,更多地會傷害自己。
在這紛紜復雜的世界里,難免會發生摩擦。每個人都有脾氣,難免磕碰拌嘴。比如,擁擠的公交車上乘客由于相互碰撞而引起爭吵,親人因為做事意見不同而爭執不休,同事因為利益糾紛而怒目相對,鄰里之間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各不相讓……又或者我們會因為愿望不能實現、受騙、權利被侵犯、疾病纏身、秘密被他人發現、勞累過度等,而生氣或者憤怒。雖然發發脾氣在所難免,好像也無關痛癢,誰沒有發過脾氣呢?但沖動地大動肝火卻是無益之舉。
無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憤怒,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健康諺語說得好:“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中醫認為,怒生于肝,肝氣旺的人容易發怒。人在憤怒時,容易患潰瘍、皮疹、心悸、失眠、困乏、心臟病等;憤怒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心跳明顯加快,血壓急劇上升,而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人,發怒時常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
小不忍則亂大謀,發怒對家庭和諧、人際關系、事業發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惡劣影響。俗話說:“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脾氣暴躁之人,容易失去理智,言行逾分,從而激發矛盾,甚至惹禍上身,造成不可預料的后果。所以,盛怒之人,往往被認為缺乏修養。一般而言,大家都會躲他遠遠的,不愿招惹他。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你的怒氣要適可而止,才能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更大的傷害。那么,如何在發怒時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呢?
1.直面自己的情緒。當你感覺憤怒時,首先問自己:我現在是什么感覺?然后默默地對自己說,我再也不想要這種情緒了。比如,有人踩了你一腳卻沒有道歉,你的想法就是:我不想生氣,我要心平氣和。
2.不要立刻發怒。在發怒前你先想三分鐘,想一想發怒的后果:是否會引起爭吵?能否達到你想要的目的?是否會傷害到別人?想清楚這些或許你就不會那么沖動了。這一點很難做到,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日積月累便能養成習慣。
3.尋找其他的發泄渠道。當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氣時,對看不慣的人或事,往往會越看越生氣。此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你設法離開,可以跑到房間里和枕頭對打,或者到健身房里捶打沙袋,這樣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只是消耗體力。你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直到發泄完滿腔怒火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