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的設計
- (英)喬納森·M.伍德姆
- 1561字
- 2019-10-22 15:26:16
1920年代德國現代設計的大氣候
1923年包豪斯舉辦的展覽及其向工業設計的轉型無可爭議地證明了包豪斯是現代主義的推動力,同樣,在戰后意識形態混亂的時期,德意志制造聯盟也迅速地再次浮現。隨著經濟衰落的明顯改觀,結合工藝美術在文化和經濟上重要的觀念,德意志制造聯盟再次成為調和設計優點和現代工業的重要機構。這與防止盤旋在1923年末的通貨膨脹和對德國工業更為振奮人心的未來憧憬密切相關。
1920年代中葉,德意志制造聯盟成為旨在提升現代建筑和設計展的重要發起者,強調更廣闊的社會關聯的方方面面。重要的巡回展覽“無裝飾造型”(Form ohne Ornament)反映出這一新精神。它第一次于1924年在斯圖加特展出,展品包括手工制品和機器產品,主要致力于反對歷史裝飾和戰后表現主義的個人主義。此外,德意志制造聯盟還促進了發展中的標準化形式與現代生產模式的結合。這樣的功能主義看法開始在傳統藝術產業內部敲響警鐘,傳統藝術產業會在傳統工藝技術上耗費大額資金,這一警報在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展(Weissenhof housing exhibition)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在其他方面,1924年展卻植根于過去,在相關的出版物中,女性與工藝美術和“原始”設計聯系在一起,而男性卻與“技術”設計有關,這強化了位于文化和工業變革中心的19世紀固有的角色分配。
1925年,德意志制造聯盟的雜志《形式》(Die Form)恢復出版,很快成為極具影響力的進步思想的代言者,國內外的前衛藝術家都訂閱此刊。但是,在國內市場上,德國產業界對這類已被廣泛接受的觀念依舊缺乏熱情,不要低估這一點,這很重要。事實上,實現這些觀念的時機相當短暫,截止到1920年代末,隨著國外投資的減少和緊隨1929年華爾街大崩盤而來的經濟危機,德國工業生產開始下滑。結果,德意志制造聯盟成員明顯減少,在當時兩極分化的政治環境下,制造聯盟發現自己無法擺脫來自政治右派和左派文化精英的指控:他們說制造聯盟是“文化布爾什維克主義”。和之前的包豪斯一樣,德意志制造聯盟最終也成了國家社會主義文化高壓的犧牲品。
市政當局的贊助在德國1920年代中期現代主義設計和規劃的傳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起源于1920年代早期螺旋形通貨膨脹時期,那時,贊助普遍從私人轉向公共。大量的美國投資導致了1920年代中期的經濟穩定,這進一步推動了贊助向公共方向的轉移。諸如新設計、新建筑和新生活方式的進步觀念重整旗鼓倡導前衛藝術,反映了對材料優勢(由執著信奉現代批量生產技術而產生)、新材料和最重要的20世紀真正精神的要求。在這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震驚世界的后果已經標明了與過去的斷然決裂,這比在1900年悄然離去的19世紀要有力得多。雜志《新法蘭克福》(Das Neue Frankfurt)和《新柏林》(Neue Berlin)分別于1926年和1929年開始出版,討論對社會的認識和現代建筑與設計的美學價值。相關的出版物《法蘭克福圖錄》(Das Frankfuter Register)也是非常有力的現代主義項目的傳播媒介。圖錄銷售有效地宣傳了用于日常生活的現代設計,部分內容介紹了燈具[圖24]、家具和室內設計的其他方面,該圖錄站在當局的立場上,參考了1915年德意志制造聯盟和丟勒聯盟聯合出版的《德意志制造聯盟》[圖13],并追求與之相似的目標。恩斯特·梅負責法蘭克福的市政住宅項目,將現代主義對生活的渴望引入大眾住房措施。這樣的住宅關注特殊建筑技術的發展,配有功能主義家具和設備,這些家具和設備專門為在小空間內高效生活的實用性量體制作(小型生活)。最著名的方案之一是法蘭克福廚房,該計劃由在維也納建筑設計師格雷特·許特–利霍茲基(Grete Schütte-Lihotsky)領導下的工作小組完成。

圖24 威廉·瓦根菲爾德
《法蘭克福圖錄》第17頁上的燈具,1931年
1924年路德維希·蘭德曼(Ludwig Landmann)被任命為市長,促使各方面力量在1920年代晚期齊心協力將法蘭克福提升為極其現代的20世紀城市。1926—1934年間發行的月刊《新法蘭克福》積極推進激進的市政成就,其增刊《法蘭克福圖錄》介紹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的現代設計,通常標有價格和零售商的詳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