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的設計
- (英)喬納森·M.伍德姆
- 805字
- 2019-10-22 15:26:13
現代主義設計:一個使用中的定義
人們普遍認為,現代運動的發展經歷了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發源于19世紀末設計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聚集動力,在1920年代早期成熟;第二階段,即所謂的國際風格,從1920年代末一直到1960年代。在1950年代成為跨國公司建筑和室內設計的有力表現形式,但到了1960年代,許多批評家、理論家和實踐者將國際風格與受大眾傳媒支配下的快速變化的、多元的、多種文化的社會中的社會疏離感和文化疏遠感聯系在一起。由于現代主義與大眾住房和烏托邦計劃中的社會、經濟問題,以及審美自律的風格有普遍聯系,因此大大激勵了后現代主義批評。
盡管現代主義或許在建筑遺產方面表現得最為明顯,但在包括家用電器、陶器、玻璃制品、家具、設備、地毯、紡織品、版式、海報、壁紙等設計領域中也引起廣泛的試驗和制造。建筑外觀的總體特征是簡潔、幾何形、使用現代材料,比如鍍鉻不銹鋼、玻璃,在光影的抽象且微妙地移動下,無裝飾的表面清晰地呈現出來。現代主義建筑很少使用彩色,而是強調白色、米色、灰色和黑色。盡管用了裝飾,其外表在總體上也要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那些前衛藝術家所打造的抽象美學。這種抽象美學早在東歐構成主義者的作品中就有相當充分的表現,該流派與荷蘭風格派和1920年代初期其他藝術流派關系密切?,F代主義的所有特征都感覺像是對20世紀生活的明確斷言,象征性地適應了現代材料和生產過程的可能性。然而,這迫使現代主義者采用充滿20世紀“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的創造性詞匯庫,這種功能主義期待在家具和設備中創造標準化的形式和類型,這通常比材料更具象征性。“形式服從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這句名言如此頻繁地與現代主義聯系起來,它可以被視為1914年在德意志制造聯盟的亨利·凡·德·維爾德和赫爾曼·穆特休斯之間展開的激烈的“標準化論爭”的頂點,那時,穆特休斯正致力于建立在經濟和美學背景基礎上的標準化(Typisierung),這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標準化束縛了個體設計師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