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供應鏈:實現高績效均衡的人才管理模式
- 許鋒
- 3046字
- 2019-11-18 18:52:14
第四章 修煉一:三圖一表是人才供應鏈管理的基礎
第一節 三圖一表是什么
三圖一表是指戰略地圖、人才地圖、學習地圖和團隊技能矩陣表。三圖一表是做好人才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和保障,通過戰略地圖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組織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人才地圖)、在哪些能力上是有問題的或者缺失的(技能矩陣),并且具有針對性地去加強、補足(學習地圖)。企業戰略的實現,需要人才地圖、學習地圖、技能矩陣作為支撐。
戰略地圖
卡普蘭在他的第三部著作《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中,為我們開發了一套標準的戰略地圖模板,如圖4-1所示。管理人員可以根據這個模板快速設計戰略地圖。戰略地圖可以讓企業用通俗的語言來描述或用圖標出與戰略相關的目標、行動計劃、衡量指標、目標值,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
對于人才供應鏈管理而言,戰略地圖是HR用來管理績效落地、達成共識的一個重要工具。績效管理如何做好?首先,通過戰略地圖對績效指標達成共識;其次,戰略地圖告訴我們工作重心及如何層層承接的問題,讓人才規劃能夠將企業戰略落地到關鍵崗位及核心組織能力上。
下面我們通過節選戰略地圖的部分內容,說明如何借助戰略地圖這個工具確定組織關鍵能力及關鍵崗位,并分析企業關鍵人才存在的差距,進行人才規劃的逐層承接的邏輯關系。
如表4-1所示。
表4-1 通過戰略地圖進行人才規劃示例


圖4-1 戰略地圖標準模板[15]
人才地圖
招聘和培養人才,本質上是招聘和培養附著在這個人身上的能力,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企業需要的都是能力。人才地圖就是告訴我們企業需要的能力是什么,需要的人才在什么地方。企業所稀缺的能力項,以及需重點培養和發展的能力項分別是什么,這些能力所附著的崗位是什么,針對這些崗位,企業可以從哪些地方找到對應的人。只有明確了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挖人和做人才儲備。
根據人才所在的地方和類型的差異,人才地圖可分為內部人才地圖和外部人才地圖。
外部人才地圖的主要價值是幫助企業系統了解和掌握關鍵人才所在的行業、公司、組織結構、職位、背景、工作職責、績效水平、跳槽意愿動機等信息,有效制定外部的人才供給策略。根據外部人才搜尋的目標不同,在繪制人才地圖的過程中,有些人才地圖是針對目標公司的全部崗位,有些人才地圖是針對行業中的所有公司特定目標崗位,或者是特定公司的特定崗位。
繪制人才地圖的過程,本質是圍繞公司、崗位和人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過程。目前信息收集的方法非常多,如線上可以通過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公司官網和招聘網站、搜索引擎、專業的人才mapping軟件,線下可以通過招聘面試、行業論壇、人脈網絡等方式開展。
人才地圖中繪制中的內容可以包含行業信息(行業發展歷程、市場容量、產品分類、發展現狀、行業痛點、行業標桿),公司信息(公司發展歷程、公司產品、業務分布、組織架構、風云人物、商業行為、近期大事件),人才信息(管理層姓名、管理層背景、招聘崗位情況)等。在人才規劃時,繪制人才地圖的關鍵內容在于明確關鍵崗位人才主要來源于哪些行業、哪些公司及哪些崗位。
某地產公司在進行人才規劃時編制的外部精英人才資源分布地如表4-2所示。
表4-2 某地產公司社會精英人才資源分布地圖

內部人才地圖的主要價值是幫助組織明確內部關鍵人才的整體優勢、劣勢、發展現狀,通常用九宮圖,用績效+能力或者潛能+能力兩個維度,用高中低來進行人才定位,從而構建不同層次的人才梯隊,有針對性地構建培訓和發展體系,提高組織效能和業績。內部人才地圖如何構建,我們在后續人才盤點的章節中會重點介紹。
學習地圖
戰略地圖和人才地圖都是站在組織的視角來規劃人才供應鏈建設,目的是為組織能力的提升明確方向,而學習地圖則是站在員工的視角,幫助員工找到與組織發展相匹配的學習成長路徑。學習地圖與傳統的培訓規劃最大的區別是:傳統的培訓規劃中,站在組織培訓工作開展的角度來規劃人才培養項目,工作開展的主體是培訓的組織者;而學習地圖強調的是員工作為學習發展的主體,對個人的學習成長負責,通過學習地圖的指引,找準自己學習提升的方向和最恰當的學習內容、方式及手段的組合,從而協助達成階段性職業發展的目標。因此,學習地圖強調的是“學習”,是一個內驅成長過程。學習地圖涉及的內容會更加立體,呈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其本質就是指引個人如何學習成長。
通過學習地圖,員工可以找到從一名進入企業的新員工,直至成為公司高層管理者的學習發展路徑。通常,學習地圖中擁有不同的學習路徑,如專業線條學習路徑、業務線條學習路徑和管理線條學習路徑等。在這些學習活動中,既包括傳統的課程培訓,也包括諸多新興學習方式,比如行動學習、在線學習、動力學習,等等。具體內容如圖4-2所示。
站在組織的角度,幫助員工構建學習地圖,一般情況下可以遵循如下核心步驟:
(1)確定核心崗位序列/隊伍成長路徑。
(2)分解核心崗位能力素質模型。
(3)解析績優人員關鍵能力差距。
(4)形成崗位/層級能力學習卡。
(5)繪制崗位學習地圖。
(6)確定關鍵能力培養手段。
(7)注重培訓評估,形成崗位人才培養制度。
簡而言之,學習地圖整合了崗位能力模型、職業發展通道和企業中的學習資源,從而為員工在企業中的學習發展提供導航。
技能矩陣表
技能矩陣表是一種團隊建設工具,目的在于弄清楚某個角色和/或小組為了達到團隊要求的工作成果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勝任素質,是進行技能需求評估的基礎,根據當前及將來的工作需要,決定所能完成的任務及由誰去完成。
技能矩陣表是能力的組合表,本質是幫助我們對現有人員的能力進行盤點的表格。根據技能矩陣表,我們會為員工制定相應靶向的、有目的的發展計劃。

圖4-2 某公司××序列業務員學習路徑圖(節選)
技能矩陣表主要用于員工的晉升參考、團隊培訓、個人能力提升指引及實現團隊能力組合最大化。
表4-3 某公司某部門團隊技能矩陣表

如表4-3所示,我們以個人能力整體達標率指標為依據,Andy的達標率為83%,可以給予晉升;對Bill而言,溝通協調能力還沒達到目標能力水平,可以制定個人IDP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從部門的達標率分析來看,“項目管理”的部門能力達標情況只有25%,可以就此設計團隊學習發展計劃。表中的“技能所有者”明確部門中有該項技能的掌握者,確保團隊工作任務的有效完成,同時可以基于能力狀況合理地分配任務。比如Andy適合項目管理技能要求較高的工作,他的溝通協調能力也能幫助他做好這類任務;Bill有較強的Office技能,他可以獨立或幫助團隊的其他成員完成一些相關工作。
建立動態、短期的人才規劃是在VUCA時代背景下打造人才供應鏈的首項修煉。為了應對人才規劃如何動態匹配戰略需求、如何快速反映市場變化、如何有效推動業務開展的三大挑戰,在開展人才規劃時,我們在策略上應該做到緊密鏈接企業戰略和外部人才市場,動態更新用人標準。同時,以業務部門為主導,短期預測人才需求,最后要在全面的風險評估下選擇供給策略,減少企業不匹配的成本。
人才規劃是一項動態的系統工程,以定期復盤組織關鍵能力,及時匹配企業戰略為出發點,預測關鍵人才需求,通過開展人才盤點找出差距,并制定具體的差距彌補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企業HR需要深入理解企業的經營戰略,識別落地戰略所需要的組織能力,診斷和評估人才風險,制定差距和風險應對策略,完善組織機制和建立動態監控指標體系,跟蹤人才規劃的落地執行情況。
戰略地圖、人才地圖、學習地圖、技能矩陣表,這三圖一表是人才供應鏈管理的機制保障。人才供應鏈體系好比一座高樓,最終是由基礎性的人力資源工作作為支撐。三圖一表的地基牢固,人才供應鏈的搭建才能更穩固持久,內外部的人才供應鏈才能持續發揮效用,從而推動企業實現高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