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表達:高效溝通的說話藝術
- 林楓
- 2220字
- 2019-11-29 20:21:23
一次只提一個小要求,逐漸加碼
我們知道,求人辦事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有些人卻應對自如,能夠輕而易舉得到別人的幫助,其中很關鍵的一項溝通策略就是“登門檻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人們一旦接受了他人某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看起來就像登門檻,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通向高處。
熟悉該策略的人都是心理暗示方面的高手,他們每次只提一個要求,而且最開始的要求微不足道,很容易被滿足,比如“曉娜,我有點忙,能不能幫我打一份文件?”
舉手之勞,誰會拒絕呢?之后,他們會提出更多要求,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最終訴求。
“登門檻效應”源自美國心理社會學家弗里德曼和弗雷澤做的一個實驗,他們讓學生甲和乙分別拜訪美國郊區的一些家庭主婦,并將受訪群體分為兩類,第一組受訪情況如下:
學生甲請求家庭主婦們把一個小標簽貼在窗戶上,或者是在一個關于美化城市或安全駕駛的請愿書上簽名,這是一個微不足道又利人利己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滿足;學生乙同樣訪問該地區的家庭主婦,請求她們在今后的數周內,在自己的院子里面立一個呼吁安全駕駛的招牌。結果顯示,同意了第一項請求的人中有55%接受了這項要求。
第二組受訪情況如下:
兩位學生直接要求這些家庭主婦在庭院里立牌子,結果只有17%的人接受了這項要求。
根據這一實驗,弗里德曼和弗雷澤分析認為,前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超過半數,是因為之前兩位學生對她們提出了一個較小的要求,為了給人留下善始善終的印象,選擇了繼續立牌子;而后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只有17%,是因為學生們之前沒有過渡,直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登門檻一樣,需要一級一級地登,這樣才能到達高處。
在溝通過程中,運用這一心理法則能夠很有效地說服對方。
美鈺是公司行政,一天我聽到她跟銷售Tom抱怨:“Tom哥,為什么娜娜每次找你幫忙你都答應,而我找你幫忙你就不管呢?你是不是對我有成見啊?”
Tom很尷尬,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反應了幾秒鐘,然后微微一笑,趕緊去幫美鈺做事了,好像是有點內疚。
這時,我注意到娜娜狡黠地笑了笑。
我笑而不語,實際上娜娜正是用到了“登門檻效應”。
美鈺這個姑娘傻乎乎的,給人一種沒心沒肺的感覺,說話不過腦子,每次請人幫忙,對別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以至于很多人都躲著她。
“Jim哥,老板讓我跟一個客戶,我搞不定啊,你幫我約他出來談談吧。”
“Tom哥,你去幫我做一份PPT吧,我做不好啊。”
……
美鈺的要求都很過分,一般都是整件任務委托別人,大家都很忙,誰有時間幫你做?如果都幫你干了,老板要你干嗎呢?
也就是說,美鈺的問題在于,她提的要求不合理,有些過分了。一股腦地將整件事丟給對方,換作誰都得被嚇跑了。
再來看娜娜,每一次,她只提一個要求,而且最開始的要求很容易被滿足。她很聰明,會將一件事拆解為若干個小要求,隔三岔五提出來,這樣更容易得到滿足。
有一次,娜娜要找公司底商合作,希望借他們的店鋪放一些廣告。她怕一個人搞不定,希望找Tom幫忙,于是她將這件事拆分為幾步,每次請Tom幫一個小忙。
第一次,娜娜這樣說:“Tom,下班有事嗎?聽說下面那條街新開了幾家飯館,一起嘗嘗去啊?”
Tom跟娜娜是公司公認的“吃貨”,這樣的請求很合理,況且還是娜娜請客。不過,娜娜的目的是讓Tom跟自己轉一圈,挨家挨戶咨詢了一遍,這個過程Tom絲毫沒有意識到,還很愉快。
娜娜對商家也是用的“登門檻策略”,其中有幾家商鋪答應了她放廣告的要求。過了幾天她又提出進一步合作的方案,商戶也就順理成章地答應了。
娜娜印好了宣傳方案,或許是她真的很忙,或許是她很善于求人,她再次找到Tom,說道:“Tom,前幾天咱們一起談的那些商鋪同意合作了,我把宣傳方案都做好了。我晚上家里有點事,你能幫我給商家送過去嗎?”
“行,沒問題。”Tom再一次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娜娜無形中將自己的工作分擔給其他人,用到的就是“登門檻效應”。
人們在接受一個較小的要求之后,就容易接受更大的要求,這是人們的一種心理傾向,溝通中抓住這一點,就能夠提高說服的成功率。
1.如何實現第一步?
對于求人辦事來說,最困難的部分往往是讓對方答應第一個小要求,這也是實現“登門檻效應”的基礎。以服裝銷售為例,30年前,想要試衣服需要求著服務員,這讓很多沒有強烈購買意愿的客戶望而卻步;如今,導購會追著客戶推薦。客人同意試衣服,這就算是答應了一個小要求,導購可以繼續提出新的要求,從而實現最終的銷售行為。
實現第一步的關鍵點就是要求不僅要小,還要合理。
“嘿,肖帥,幫我打印一份文件唄,老板找我呢,我得趕緊過去。”
打印文件是一件小事,老板找屬于合理的事由。
2.找對人,嘴甜點
求人幫忙找對人很重要,對討厭你的人,再小的忙也不要開口,免得自找沒趣。喜歡你的人,再大的忙都樂意幫。另外,就是嘴甜點,說點好聽的,大家都高興。
通過分析確定人選,比如熱心腸的人、喜歡你的人、沒脾氣的人。然后,嘴甜點,多夸獎對方幾句就行了。
“親愛的王哥,我要出去辦點事,您忙嗎,送我一趟唄。”
3.先給對方點甜頭
銷售心理學中,有一種送贈品的暗示技巧,指的是人們都有貪便宜的心理,一旦客戶接受了商家的贈品,那么接下來提出一個小要求,一般會得到滿足。例如,向陌生人贈送小禮品,之后占用一分鐘的時間,請他做一份問卷調查,大部分人都會接受的。
想要說服別人時,也可以用到這種技巧,例如之前的娜娜,找Tom幫忙,先請客吃飯。
小節要點
設計幾套求人幫忙時的開場白以及相應說辭,之后找機會練習并記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