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規律作息與習慣養成之間的關系

有人說,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也有人說習慣的養成平均要66天,甚至更長時間。這取決于個人的接受力和習慣本身的難度。要養成極速執行的習慣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養成新習慣要克服舊習慣的禁錮。這時,我們可以借助規律的作息來推動習慣的養成。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明明已經放假了,心里想著睡個大懶覺,可到了第二天還是在上班的那個時間醒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即借由時間規范得來的習慣,也可以說是規律的作息培養出來的習慣。

規律作息,是指在某個特定時間點做特定的事形成的作息規律,如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趕公交上班才不會遲到,幾點休息,幾點娛樂,幾點睡覺,上班第一件事做什么,處理事情的先后順序,休息時間做什么,等等。

我剛參加工作時習慣并不好,因為大學里養成了晚睡晚起的習慣,剛上班時改不過來,總是踩著上班的時間點打卡。到了工作崗位又因睡眠不足經常哈欠連天,無法集中注意力,這種狀態自然工作效率低下,也經常被領導提點。意識到這樣下去對未來沒有好處,我開始琢磨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夠克服這個壞習慣,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高效執行。首先,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天提前10分鐘到公司,即每天8:50到崗。一來不會遲到,二來可以為這一天的工作做準備。為了這個目標,我開始調整作息時間表,先記錄每天從起床、洗漱、吃早餐到公交車站的時間,再記錄從上公交車到進公司的時間,共需55分鐘左右。為了達到目標,我需要在7:55之前起床,為了避免堵車等情況造成的時間延誤,預留10分鐘作為機動時間,即7:45分起床。為了保證充足的8小時睡眠,要在晚上11:45之前上床休息。

在確定了起床、睡覺時間后,這中間的時間就是工作、休閑時間。工作時間可以進一步切割,按照工作事項的輕重緩急來做計劃;休閑時間也可以做有效的安排。這在以后的章節會有詳細介紹,現在要講的是如何借助時間來使自己的行為形成規律,進而培養出良好的習慣,提高工作效率。

初始階段是非常難受的,設置的鬧鐘叫了又叫就是起不了床,沒辦法只好調大聲音,換成最不愛聽的音樂;為了在設定時間內吃完早餐,手機放在包里不拿出來刷微信、微博;上了公交車,腦袋里迅速過濾接下來一天要處理的事務,有哪些是必須做的;之后利用公交車上的碎片時間看看手機新聞,知道現在世界上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到公司的第一件事,不再是急匆匆地打卡、取文件,而是按照先前想好的計劃,把事項一一放在手邊,一件一件地做。

最重要的是堅持,這時候暗示開始起作用。吃飯忍不住想掏手機的時候、上班累了想刷網頁的時候,看到好看的視頻舍不得睡覺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不能做,做了就前功盡棄恢復到原來的無序狀態了,這樣一來,工作會依然沒有起色,薪資也不會提高,生活就得不到改善。告訴自己,這么簡單的“不要”一定能做到。這樣堅持了一個多月,漸漸地,我適應了這個節奏,不再過得慌慌張張,工作效率和生活狀態也有了很大改善。

所以要改變習慣,只要有決心,肯堅持,配合適當的方法就能做到。下面一組簡圖方便大家理解和記憶,希望能加深大家的印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泾阳县| 闵行区| 吕梁市| 渝中区| 门源| 沈阳市| 青浦区| 彩票| 瑞昌市| 汝阳县| 章丘市| 竹溪县| 蒙山县| 乐昌市| 新宁县| 阳谷县| 黑山县| 岢岚县| 马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新县| 厦门市| 昌乐县| 阿图什市| 弥渡县| 乐平市| 迁西县| 天等县| 太仓市| 瓮安县| 五常市| 偃师市| 广汉市| 唐山市| 芦山县| 卢龙县| 铜山县| 岳普湖县| 贺兰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