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效行動:執行落地,全新零秒工作法
- 陳乾
- 1125字
- 2019-11-29 20:31:39
第二節 別讓下屬猜,傳達指令要明確
前面章節中曾提到表達和接收的差異,也曾提到上級下達命令、下屬沒有確認明白所產生的執行失誤。實際上,很多初級管理者在下達命令時經常會出現語意含糊、交代不清的情況。如果下屬未認真負責地詢問上級的真實意圖,如果下屬出于面子、膽怯、不負責等原因不確認,按照自己的想法執行,那么就很可能出現執行差異,導致無法完成任務或返工,給公司造成損失。
我初做人事主管的時候就曾犯過這樣的錯誤,一次開部門溝通會議,我在做匯報前發現自己有份需要展示的重要資料忘記帶到會議室了,因為會議室在四樓,我的辦公室在二樓,于是發微信給下屬:“小譚,幫我把我辦公桌上的文件送到四樓來,速度!”結果等了十多分鐘,小譚抱著一推文件氣喘吁吁地站在會議室門口。幸好會議室是玻璃幕墻,我一見到他就立馬走出去,翻了半天才把文件找到。
會后我對小譚表示感謝:“謝謝你啊小譚,今天辛苦了!”小譚好像怕我怪他,解釋說:“我也不知道您具體要哪個文件,您在開會我又不敢打擾,只好把桌子上的文件全搬來了,四樓又有兩個會議室,一個在最東邊,一個是您所在的會議室,我猜您是在東邊會議室,所以跑錯了地方,有點晚……”我這才意識到,我的指令是含混不清的,我既沒有告訴小譚文件的具體位置、文件名稱,也沒告訴他送到哪邊的會議室。這件事以后,我開始注意下達指令要明確一些。
后來也有因指令不明確導致下屬執行失誤的情況,都根據情況逐一加以修正。我總結了幾個情況來進行說明:
第一種,像我上述的情況,概括性語言,不具體。
第二種,使用抽象用語“好好檢查一下”。下屬也知道要好好檢查,但不知道重點檢查什么,有可能嚴格檢查了非重點信息,而忽略了重點信息。必須指出重點檢查什么。
第三種,信息不完整。讓誰、到哪里、做什么、什么時間完成、希望達到什么結果都要闡述清楚,缺一點都會造成下屬反復咨詢或返工。
第四種,長篇大論,涵蓋廣,說來說去把重要指令模糊化了。有人喜歡把事情從頭說到尾,中間又加入個人論點和他人看法,結果導致下屬找不到重點。
第五種,不自信,聲音小,會導致對方認為任務不重要。
結合這幾個原因給大家提幾點建議,以明確指令,順暢執行。
第一,盡最大力量具體化指令,完整化信息,目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盡量完整、具體。
第二,下達指令時杜絕“可能、也許、大概、應該”之類的模糊字眼;這樣會讓下屬覺得上級也不確定這個指令是否正確、是否有成效有作用,因而懈怠指令。
第三,指令單一,一次只發一個指令。如果開會或需要集中交代幾件事,那么在闡述時,要在一項任務下達之后再提示下一項任務,請下屬筆記記錄。如果時間較寬裕還可以要求下屬復述指令,確保接收正確。
第四,簡化語言,說目的,說重點。
第五,發布命令時聲音洪亮,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