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勞動爭議案例精選與實務操作指引
- 郝云峰
- 1234字
- 2019-12-06 17:54:02
019 簡歷造假但未構成欺詐,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單位以勞動者簡歷造假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但因僅是對工作起止時間、薪酬標準陳述不實,法院認定不構成欺詐。
案情簡介
2013年11月10日,于某洋入職北京新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某公司),雙方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
2014年11月29日,新某公司向于某洋發出《開除通知單》,其中載明,于某洋“在工作中粗心大意,造成很多工作失誤,公司建議該員工調崗,在協商過程中,該員工私自修改電腦密碼,刪除公司文檔,并散布對公司有負面影響的言論,現根據公司有關制度,予以開除”。
2014年12月1日,于某洋向北京市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新某公司向其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未休年假工資等款項。該委支持其請求后,新某公司不服,訴至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
用人單位訴稱:于某洋簡歷造假,故公司有權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辯稱:本人簡歷的確在工作起止時間及薪酬標準上與事實有一定出入,但并不構成欺詐,新某公司未安排本人休年假。
法院裁判
新某公司主張因于某洋存在簡歷造假行為,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于某洋予以開除,但從《員工信息登記表》《英語職位申請表》來看,于某洋所填寫的內容僅系在原任職公司的工作起止時間、具體薪酬標準等方面存在陳述不一的情形,尚不足以構成簡歷造假,據此,對于新某公司因于某洋存在簡歷造假而對其予以開除的主張,法院不予采信。關于新某公司出具的《開除通知單》,于某洋對該通知單上所載明的解除事由均不予認可,且新某公司亦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證明于某洋存在《開除通知單》上所記載的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行為,據此,新某公司以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對于某洋作出開除的決定,依據不足,于某洋要求新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于法有據。
用人單位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新某公司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單方解除勞動關系,但并未提供證據證明其上述解除行為的合理依據,原審法院認定其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并應向于某洋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正確合理。
律師點評
結合法院判決就本案分析如下。
本案中,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被認定違法,原因如下:
首先,《開除通知單》上所列解除原因是于某洋工作失誤、刪除公司文檔等,而用人單位在庭審階段卻主張于某洋簡歷造假。解除原因前后不一致,這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大忌。
其次,于某洋所提供的簡歷確有不實之處,但程度尚未達到勞動法意義上的欺詐。提示用人單位,并不是只要員工提供的信息不實就構成欺詐,勞動法意義上的欺詐有其特定的含義,即這種不實陳述是導致用人單位與其訂立勞動合同的根本原因。
最后,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于某洋存在工作失誤、刪除公司文檔、散布負面言論等行為,如果連勞動者的行為都無法證明,解除勞動合同無異于空中樓閣、水中望月。
鑒于此,我們提醒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注意解除理由保持一致并留存勞動者存在嚴重違紀行為的證據,否則,貿然解除勞動合同必將構成違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