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博弈:非訴業務技巧與公司法務精要
- 雷彥璋
- 764字
- 2019-12-06 17:44:46
二、授權管理的原則
授權并不是基于組織領導者的一時興起,授權的內容也不僅僅由需要完成的任務來決定。法務人員在授權管理中一定要堅持一些授權管理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謹慎地決定是否授權,并草擬好授權文本:
第一,經濟事項明確的授權。在制作授權文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經濟事項明確。事項明確,授權才會清晰,授權者與受權者都會明確自己的職責,也便于受權者實施開展工作。
第二,指引性(因事因人因職因能)的授權。授權一定是具有指引性的文件,這就要求授權文書要明確說明因何時,由何人,因何職,有何能力辦理何事。一份授權文書至少應包括五個基本的要素(人物、事項、范圍、權限、時間)的授權。要素清楚,受權人及要求出示授權書的人能夠明了受權人的權限是否足夠,或是否存在瑕疵。避免授權無效或超越授權行事。
第三,無重復、無交叉的授權。授權一定是單一性的,對于同一事項,在同一時間內不能對不同的人授權。也就是要防止重復授權或交叉授權,這樣的結果就是權力使用的沖突,容易出現授權中的界埂效應,使授權風險加大。
第四,除特別技能外的逐級的隸屬授權。任何一份授權一定要明確授權的范圍,其工作范圍應盡量與受權人的工作職責相適應,盡量避免跨專業、跨分管領導授權的存在。這樣會引起工作上的矛盾,甚至會出現誰都主管誰又都不管的尷尬局面。對于分解式或集中式授權,一定注意權責分離原則。
第五,對內部員工授權。授權一定是對內有管理或隸屬權限的員工實施授權,而不能對沒有管理或隸屬關系的外單位員工授權,否則,法律風險將難以預料。
第六,涉外事務授權一定要避免給外籍員工或有雙重國籍的員工授權。由于員工的國籍涉及很多難以預料的糾紛處理涉外事項,在授權中盡量避免給外籍員工或有雙重國籍的員工授權。
同時,在授權過程中,盡量避免授權管理中出現受權人一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職責不分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