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意識閾與統覺團

赫爾巴特

后起的德國經過18世紀的緩慢發展,于19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加快發展步伐,從此德國的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強大,加快了社會變革和統一德國的要求。19世紀50年代,德國各大學競相建立實驗室,出現了科學實驗蔚然成風的局面。赫爾巴特就成就于這個時代。他在研究教育心理和創辦實驗學校上獲得巨大成就,從而推動了心理學的發展。

赫爾巴特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后來在瑞士當家庭教師時結識了當時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引發了研究教育的興趣。他接受康德的思想,創辦了一所師范專科學校,以此作為教育實驗的場所。

在哲學上,他受萊布尼茨的思想影響,把單子叫作“實子”。他認為實子是精神的,是一種“力的中心”。它單一不變,也不會消滅,它們經常在相互作用和相互斗爭中活動著。靈魂也是一種實子,當它受到別的實子干擾時,因發出反作用而產生表象和觀念。他認為,人的精神生活就是這些表象或觀念的活動。

以上述理論為根據,在心理學上,他認為,意識內容是由各種不同的觀念組成的,它們是靈魂實子活動的現象,即觀念。靈魂本身是不可知的,因為意識中的觀念隨時進行著互相吸引、聯結、排斥或抑制的活動,因而發生引力和斥力。意識中的觀念如果彼此互相和諧,則互相聚攏或聯結、結合;不和諧則互相排斥。人的意識不能同時注意兩個觀念,除非這兩個觀念因和諧而形成了一個復雜的觀念。當一個觀念占據意識中心時,同它不和諧的觀念就受到排斥,被迫退居到意識閾之下或進入無意識。不過,被壓抑的觀念仍在意識閾下繼續活動著,一旦遇到意識中心的觀念同它和諧便被吸收進入意識閾。所以,觀念一旦形成是不會被完全遺忘和消滅的。他還提出,許多和諧的觀念能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統覺團”。它吸收和諧的材料,拒絕不和諧的材料。統覺團越豐富、越系統,就越能吸收新的觀念,使新觀念越加明白地被理解。通過以上這些解釋,赫爾巴特就把德國萊布尼茨傳統的心理動力思想和英國的聯想主義思想融合為一體,形成意識經驗心理學。后來他著有《心理學教科書》和《作為根據經驗、形而上學和數學的科學之心理學》,這兩本書表明他已將歷史上發展起來的心理學思想加以整合和系統化,并試圖創建科學的心理學,只是由于他的研究方法有問題而失敗了。但是他的思想為以后的馮特和弗洛伊德從不同的方面所繼承和發展。

⊙赫爾巴特

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

⊙教育和心理學有什么關系?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工作應使學生有規律地學習系統知識,否則學生的心智活動將陷入紊亂。

赫爾巴特將上述思想應用于教育實驗,提出兒童必須具有規律性的系統知識,否則,兒童的心智活動會陷入紊亂。他認為,知覺、再現和統覺是主要的心理過程,教育工作要使學生有清晰的知覺、正確的再現和完滿的統覺。這是教師必須懂得的心理過程的規律。他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步驟:清楚、比較、系統和哲學的方法與應用。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個人的道德。要保證達到這一目的,必須經過訓練、鍛煉和教導。訓練有兩個任務:抑制兒童的任性和野性,注重兒童在智慧、道德和精神方面的發展。他指出,鍛煉的作用要求指導兒童注意他的對象和鞏固所學的結果。在教導的作用上,他不僅要求兒童獲得技能技巧,還要求他們學會觀察事物及其關系,并能獲得認識事物原理的能力和鑒別美術上及道德上好壞的能力。

心理學家小傳

赫爾巴特,德國近代哲學家、心理學家,被譽為“科學教育學之父”。其心理學思想主要有:(1)最早宣稱心理學是一門科學;(2)把觀念及相互聯合與斗爭視為心理學的基本內容;(3)提出意識閾的概念;(4)提出統覺團的概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武定县| 偏关县| 余江县| 临高县| 洮南市| 长垣县| 孟津县| 大同市| 荆州市| 江达县| 曲麻莱县| 依安县| 桐乡市| 平湖市| 固阳县| 沈阳市| 昌图县| 右玉县| 房山区| 阿坝| 宣化县| 佛坪县| 陕西省| 昌宁县| 云阳县| 张家港市| 汤原县| 宜川县| 常熟市| 玛沁县| 忻城县| 克山县| 钟山县| 九龙城区| 巴东县| 宽甸| 保康县| 天祝| 勐海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