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快樂是一種能力

痛苦與快樂同在

人生的苦與樂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是苦,一面是樂。失落時是苦,希望時是樂;經歷時是苦,回味時是樂。今日以為苦之事,卻為明天回味之樂。人生沒有永恒的苦與樂,苦與樂常常只在人心的一瞬之間!所以,我們不要因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為失去而痛苦不堪。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苦,只不過是因為我們還奔赴在樂的途中。

因為修養和心理狀態不同,有人在最差的條件下,也能感到快樂;有人縱使在最好的環境里,也是不知足,痛苦難當。這個世界上,苦與樂常常形影相隨,有時互相交替,有時互相融合。沒有誰永遠都是快樂的,也沒有誰一生都是痛苦的。快樂時,懂得享受;痛苦時,學會化解。想過得幸福快樂,首先要把不幸和痛苦讀懂。判斷一個人是否能夠得到幸福,其標準不是他能接收到多少別人的祝福,而在于他能否勇敢地接受自己所面臨的無常。苦與樂,常常在于內心的一瞬之間。快樂與否,都取決于我們那顆不平凡的心。佛曰:我是一切根源,一切根源在我。只有當一個人心念清凈時,才能感受到絕對的快樂。

心念是因,苦樂是果。無論遇到任何逆境,只要放大心量,常存慈悲、感恩和歡喜,便可以化苦為樂。

夢想成真的喜悅

我們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比如,當一個人做一件好事的時候,別人考慮的可能是他這樣做值不值得,這種付出有沒有回報。其實,這些問題并不重要。殊不知,當一個人擁有了他想擁有的,這份開心是別人無法體會的。所以,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沒有什么比達成心愿更重要。

上學的時候,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農場去看望阿媽,幫著阿媽做一些事情。其實也幫不上多大的忙,但還是愿意去做,哪怕走很遠的路,感覺也是值得的。牧區的生活很艱苦,很多孩子都沒有機會讀書,我不希望家鄉的孩子們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后來我才在家鄉辦了一所學校。當學校建成的那一刻,自己從心底流露出的喜悅,恐怕是其他人所不能理解的。然而,對于那些沒有學上的孩子來說,那一刻,是他們開始放飛夢想的時刻;而對于我來說,那是多年心愿實現的時刻,沒有什么比這更令我開心的了。

做事的時候,不要去想回報,最好的回報莫過于內心的喜悅。衡量一件事情應該不應該去做的標準,絕非“值得”或者“不值得”,而是我們內心的感受。如果這件事對別人有益,同時可以讓自己得到一份溫暖恬靜的心境,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一段可以隨時駐足傾聽的聲音,那就放手去做吧,因為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最大回報。

幫助了別人,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收獲了喜樂和滿足,這就是“值得”!

每一個有良好愿望的人的責任,就是要盡其所能,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堅定的努力,使純粹的人性光芒成為一種有生命的力量。

活得豐盛才不會被湮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論是開心的事,還是悲傷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要遇見,不管是攜手的人,還是擦肩的客。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不要評判別人的對錯,不要計較自己的付出與收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只要快樂,你就什么都不缺了。

人生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不管過去是輝煌還是糟糕,都已經不再停留。唯一值得擁有的,就是當下的時光。

人生究竟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尋找前世的因緣,還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使命,還是為了各自的追求與信仰?不論答案是什么,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活出自己,生命才有一切可能。當一個人在現實中碰到限制與捆綁時,要向自己的內在看去,這是我們隨時可以取用的能量場。

世事無常,結局總是出乎意料。為了一件事情,耗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付出了大半個青春……可這種種經歷難道就不會成為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嗎?無須計較,也無須抱怨,榮枯無意,聚散隨緣,守著一顆安靜平和的心,努力讓自己活得豐盛才好。

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驅使下,做事都希望速成,甚至期待沒有過程的成功,恨不得可以一步就從起點邁到終點,如此癡念,就如同不修行、不持戒便想直接成佛一樣虛妄。沒有生根發芽,如何才能開花結果?人生的精彩不是因為結果這個句號勾畫得足夠圓,而是在于這個句號之前的所有內容。

你擁有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放棄其實也是一種美,它并不代表逃避,因為這只是一種選擇,是另一種美麗。生命給了我們無盡的悲歡,也給了我們選擇的權利。安然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不管紅塵世俗生活如何變遷,不管選擇的結果是錯是對,我們雖逃避但也勇敢,雖傷感卻也美麗。因為,生活本無常,前路更精彩!

佛法是講因果的,一切際遇和平生所遇的事物,都是因果所致,沒有誰可以改變。有些東西注定會得到,而有些東西也注定需要放棄,因為那本就不屬于我們。尤其是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放棄會成為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世事如云,變幻莫測,無常無時不在,而無常的世事正是不得不選擇放棄的外在因素。生活給予世人痛苦和磨難的同時,也把選擇的權利交到我們手中。放棄,并不是主動逃避,而是取舍的智慧,生命中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抓不住的,知取舍、懂進退方能有所成。如果說執著堅守是勇氣的話,那么適時放棄就是魄力,就是脫離紅塵喧囂的大覺大悟。

放棄只是一種選擇,同對與錯沒有關系。與執著地堅守相比,前者考驗的是人的毅力,后者衡量的是生命的氣度。危難中的船長把不必要的貨物丟棄,是為了減輕船的負重,是為了迎接更大的風浪。同樣放棄一些東西,不是為了停靠,而是為了更遠的航行。

別和自己過不去

用單純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將少掉許多莫名的煩惱;用幸福的腳印丈量生活,你的步履會輕盈灑脫;用感恩的心去面對幫你的人,你會發現人間真的有許多無私與美好;用寬容的心去面對傷你的人,你會覺得他們其實也都不容易。人生,總有許多溝坎要跨越;歲月,總有許多遺憾要彌補;生命,總有許多迷茫要領悟。

緣合故有,

緣盡則滅。

無令疑悔,

退修善業。

弟子問師父:“如何理解永遠?”師父答:“人人都覺得永遠會很遠,其實它可能短暫得無法看見。”

弟子又問:“怎樣叫作腳踏實地?”師父答:“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還生活在這個世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人,只是茫茫天地中的一粒塵埃,可以微不足道到忽略不計。你我都是這天地間的匆匆過客,很多事都無法做主。很多人和物,我們越想抓牢,往往離開我們的速度越快。

凡事不必太較真、太在意。用單純的眼光來看待人生,一切隨緣隨心,緣深多相聚,緣淺一笑隨它去。唯如此,我們的心智才會成熟。一顆成熟的心,要像大海一般寬容,在委屈面前,一笑了之。用感恩的心去面對幫助我們的人,用寬容的心去面對傷害我們的人,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抱怨,人生的路上才會步履輕盈灑脫。我們要始終相信:人生,總有許多溝坎要跨越;歲月,總有許多遺憾要彌補;生命,總有許多迷茫要領悟。凡事緣到則聚,緣盡則散,順其自然,無所謂得失。

你的快樂,與別人無關

人生的快樂在于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快樂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隨時調換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持續的快樂來自內心深處的精神快樂,我們之所以生活得比較愉快,是因為我們學會了放大美好。學會快樂,即使難過時,也要微笑著面對。

在所有表達祝福的語句中,“快樂”應該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但究竟什么才是快樂呢?快樂是一種感受,它是精神層面反映到現實世界的感受,不能用物質來衡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快樂與否,同外部環境沒有必然的聯系。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只屬于自己的東西,沒有必要一味地瞧著別人的財富與地位而羨慕不已。真正的快樂,與金錢和其他外在的評判準則無關,因為快樂是內心的律動,來自我們對自身所擁有物的滿足,來自對生命的依戀。只要你愿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快樂起來。

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主角,是喜劇還是悲劇,決定權在我們自己手中。學會快樂,即使難過,即使現在的你并不容易,也要保持一顆積極的、快樂的心,微笑著面對生活。快樂源于每天的好感覺,把每一天過好即是幸福。如果總是憂慮明天的風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快樂?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能實現的,今天的心靈怎能安靜?任何不切實際的東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是憂愁和焦慮。痛苦源于不充實,生活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

沒有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我們應該學會在自我滿足中找到快樂。懷疑自我是人性的一大弱點,懷疑自我的人常常無法集中精力做事,更不可能做好一件事。他們很難擺脫失望情緒的糾纏,自然很難得到快樂。其實,世上沒有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曾經有個很苦惱的信徒向我傾訴,說這段時間運氣很不好,無論做什么都不成,不管怎么做都是錯,于是他懷疑自己原本就不是那塊材料。我笑著告訴他,不要總是否定自己,應該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找到自信,而不是哀嘆命運的不幸,更不能被動地等待“轉運”。命運有時會和人開玩笑,甚至會搞出一些惡作劇。人生中需要不斷地自我反省,而不是自我懷疑。不斷地懷疑自己,會讓我們無法集中精神,做錯事就在所難免。對于出現在歲月之歌當中的那些不協調的音符,應該用勇氣和智慧去消弭掉。真正能讓轉變出現的不是命運,而是我們自身的開悟。

在忐忑中懷疑自我、否定自我是人性的弱點。如果連自己都不信任了,那還有什么值得信任呢?人,可以虛懷若谷,可以沉默寡言,可以低調行事,但絕對不可以不自信。不要因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依舊沒有成功而感到沮喪、失望,要始終相信,有失必有得,上天賜予我們的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世上沒有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給予,永遠比索取快樂

當他人憂傷、困惑時,請給予一份親切的撫慰;當他人遇挫、失意時,請給予一個真誠的鼓勵;當他人成功、順意時,請給予一聲由衷的喝彩。為別人的心添一份溫馨,也使自己的心收獲一份快樂!很多時候,給予,不是取決于我們給了多少,而是取決于我們在給予的過程中投入了多少愛!給予,永遠比索取快樂!

勸人向善是佛教一直以來的根本,所以我們做了很多善事,給貧窮的人們送過生活物資,給艱難中的孩子送過學習用具。給予的人總是很快樂的。有些人也有善念,卻很少把善念化為實實在在的善舉,究其原因,無非是“能力不足”。

給予是一個動詞,真正的意義不在于這個動詞的后綴,而在于這個動詞的本身。在很多時候,給予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物質作為修飾,一次及時的攙扶、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都是慷慨的饋贈。只要能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關心、溫暖和寬慰,給予的意義就已經實現了,而自己的內心也會收獲一份快樂。

給予別人并不在于我們付出了多少物質,而在于我們獻出了多少愛心。愛心到了,給予的目的也就實現了。

在別人成功時送上一聲喝彩,在別人失意時送去一句鼓勵,都會讓別人快樂,也會讓自己快樂,這就是給予的本質。給予和能力無關,為災區屢次捐款的乞丐,身上閃耀著比所有人都燦爛的光芒。給予,永遠比索取更快樂。

消化痛苦的能力決定你的快樂指數

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真正的快樂,我們很難記起,但痛苦卻往往難以忘卻。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們又無法抗拒,為什么不學會面帶微笑應對痛苦的來臨呢?時間會告別過去,痛苦會告別回憶,學會接受,學會忍受,學會珍惜,這樣的人生將會更加美麗。平和的心態,勝于一切!

歲月總是不經意間悄無聲息地流逝,曾經的成功與失敗,曾經的奮進與收獲,終將成為過去式,留給人們的只是或愉悅或痛苦的回憶,以及在回憶中產生的對生活的感悟。人生原本就是這樣的,由不得我們有太多的選擇,可以任意選擇的是面對所有這一切的心態。

在所有曾經的過往中,那些快樂的、愉悅的總是會隨著時間而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很難記起,而那些傷和痛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長久地伴隨我們,因此,一個人的幸福指數的高低取決于他處理消化傷痛的能力。面對痛苦之時,是傷痛欲絕還是微笑應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道路上的天氣。當生命把如花一般的笑容綻放在心頭,照耀在我們身上的也將是溫暖的陽光。

人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而笑是后來才學會的。可以說憂傷是一種低級的本能,而快樂才是難能可貴的高級能力。把周圍的人看作惡魔,我們生活的地方便是地獄;把周圍的人看作天使,我們才能走進天堂。所有的一切終將過去,所有的一切也終將到來。一顆平和之心,可以造就無量功德。

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我們之所以不快樂,大都是因為不自覺地讓別人控制了自己的心情。也許只是一件小事、一句話,就令自己很生氣。一個真正懂得快樂的人,是不會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他會將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活著已經很不容易了,放下執著,碰到煩惱的事盡量繞道行,當快樂來臨時就盡情擁抱它吧。愿你快樂!

忍得一時之氣,

免得百日之憂。

遭到誤解或者無端責難之時,生氣會成為常人最“自然”的反應,很多人覺得:“我還沒有開悟到佛的境地,沒有佛的心胸,所以我生氣,這是無可厚非的。”

雖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佛的境界,但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待。你生氣、憤怒的時候,已經自覺不自覺地被外界的人和事控制了情緒,隨便一句不順心的話,或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讓你憤怒地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生氣就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生活當中免不了遇到朋友之間磕磕碰碰,爭論幾句,怒從中來,互相攻擊,到最后傷害的還是自己;工作之時遇到同事沒有做好,惹得你怒火如濤,聲色俱厲,其實還是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更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很多事情未必要爭吵、生氣才能解決,既然錯誤不在我們,而在他人,那我們為什么要生氣呢?別人犯了錯,自己卻生悶氣,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始終不是智者該有的心態。

放下氣惱,放下計較,人才會活得精彩。遇到矛盾,要理智地去克服,不要鉆牛角尖,不要為難自己。

在生活中尋到生命的價值

幸福是用來感覺的,而不是用來比較的;生活是用來經營的,而不是用來計較的;感情是用來維系的,而不是用來考驗的;愛人是用來疼愛的,而不是用來傷害的。幸福的人總在營造好心情,快樂的人總在找尋好心情,智慧的人總是在傳播好心情,覺悟的人總是在制造好心情。生命的價值在于你怎樣勇敢地活著!

幸福是什么?其實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幸福是對生活本身的感悟和品味,可以是溫暖,可以是寬容,可以是感激。每個人都有獨屬于自己的幸福,因為是獨屬,所以不能拿來比較。比較你的幸福多一點還是我的幸福多一點,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幸福的人總是生活在陽光中,總是可以感覺到溫暖,總是有非常好的心情,并且善于把快樂傳播到四方。

當挫折降臨在自己的頭上時,不管苦有多大,都別讓人生因此而停滯,只有頂著風雨勇敢熬過來的人,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每個人都要勇敢,勇敢的意義就在于對幸福、對生命的執守,即使自己已經變成一捧泥土,也要把它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別人大踏步地沖過去。

幸福不是我們的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有多少歡樂的笑聲;幸福不是我們開的車子有多么豪華,而是能不能平安順利地到達目的地;幸福不是我們的愛人有多么漂亮,而是愛人的臉上有多少滿足的笑容。

生命的意義在于感受,生命的價值在于我們怎樣勇敢地去追尋這種感受。

內心充實,人生才能完整

一個心胸開闊的人,能夠正確地看待自身與他人的差別。他既不會自輕自賤,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優越;也不會盲目自信,無謂地貶低他人。他沒有時間幸災樂禍,沒有時間評論別人,他只是忙于自己所追求的事業與生活。他不會計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他在乎的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快樂與充實。你是這樣的嗎?

偶爾聽到一些信徒說起自己的煩惱,無非是“我怎么樣”“別人怎么樣”。佛教把世界分為“人”和“我”,其實只是一個內心世界和外部環境的區分,而不是去強調自身和別人的種種差異。總是強調這種差異,就是沒有開悟的緣故。任何一個擁有了智慧靈光的人,都可以正確看待“我”與“人”的差別,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不把別人看得比自己更加優越,也不盲目而又無來由地拿自己的長處和他人的短板對比,也就不會輕視他人。

生活中的強者,總是埋頭奮進在自己的道路上,根本就沒有閑暇時間去品評別人。斤斤計較每一件細微的小事,試圖在其中尋找出“不公”的蛛絲馬跡,這是對自己生命的無端浪費。

把每一天都當作一個值得享受、值得追求的日子,時時刻刻審視內心是否充實,是否因為這種充實而快樂。走好每一天該走的路,做好每一天該做的事。不輕賤自己,也不貶低他人,在每一個日出日落間活出真實的自我,埋首于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實,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用心感受生命的快樂,正確對待“我”與“人”的差別……這樣的人生,才算完整。

世間所有美好都在于心

每天見很多人,說的大都是不快樂的事。事業成功的說壓力大,工作清閑的說沒前途,沒有結婚的說怎么還遇不到合適的人,結婚的卻說遇到的人不適合自己。幸福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煩惱卻像寶貝一樣誰都不肯撒手。我們往往以為通過外界的滿足才能使自己快樂,其實,真正的快樂是需要通過內心來尋找的。

快樂不會隱匿自己的蹤跡,之所以難以找到快樂,是因為真正的快樂都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中才能被發現。真正的快樂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無論我們是什么人,或是我們擁有什么,只要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世界便將因你而改變。幸福快樂不是一個結局,而是一個方向,沒有終點,只要一直往那個方向走,不回頭,每個人都可以領受這世界最美的恩賜。

那些找不到自我的人,往往總是在仰望別人的幸福,從來不去思量自己究竟有什么,而是每天都在問自己“我還沒有什么”。知足才能常樂,世間有太多需要追逐的事物,而這些事物往往不會全都屬于我們,我們也不可能得到世間所有的美好。

不快樂的原因,就是自己內心的平靜發生了動蕩,迫使自己去追尋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要想發現快樂,必須讓心中的浮躁不安消失,不和別人攀比,找準自己的目標,做自己喜歡的事,從內心去尋找。

看破才能放下

出現誤會時,聰明的人會放棄解釋,因為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需你的解釋。也許,天不晴有時就是因為雨沒下透,下透了就好了。只要你做事,就會出錯,就可能引起某些人的不滿。不要因為別人的誤解而傷心,他完全可以有他的看法,這是他的自由,與你無關。只要你盡心了,就看破放下,趕路要緊。

當年凈空法師問章嘉活佛什么是學佛的秘訣時,章嘉活佛答日:“看破放下。”短短的四個字,卻將所有的道理說明白了。可我要說的也是,不管是學佛還是生活,一定要懂得這四個字,不然,我們的人生會過得很苦。一直執著于虛幻,就會在虛幻的生死里無休止地輪回。

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生活原來沒有煩惱,當我們總是試圖解釋清楚一切的時候,煩惱也許就會找上門來;生活原本也沒有痛苦,當我們開始計較得失、貪求更多時,痛苦便緊隨我們了。有人活了一輩子都不明白什么才算是有意義的事情,很多人以為自己在這萬物中顯得太過渺小,根本就干不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其實我想說的是,一件事有沒有意義,并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大小。不要因為這件事很小,就不去做了。

放不下的不是事物,而是本心的執守。一切看不破放不下的,終究會歸于烏有。親情也好,事業也好,愛情也罷,都逃不掉這個規律。路在前方,我們不可能為一件事情停留太久,而忘記趕路。

帶著微笑行走

快樂的人不是沒有痛苦,而是不會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難免會和痛苦不期而遇,其實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內心背叛我們自己,成為痛苦的幫兇。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聽聽音樂,看看風景,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帶上微笑,和快樂一起出發!

世界上快樂的人有很多,他們之所以快樂,并不是沒有痛苦,而是不會被痛苦掌控。

那些不可計數的坎坷與艱難,帶給人痛苦,但也給人以磨礪和洗禮的機會。在很多情況下,痛苦反而是成功的前提條件。痛苦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痛苦打倒在地,在煎熬中向痛苦臣服。要想不被痛苦打敗,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讓那些凌亂的瑣事牽絆自己的腳步,影響自己的情緒。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情,聽一聽想聽的音樂,看一看想看的人。要想在如火一般的痛苦世界中快樂地生活、成長,就應該忽略一些應該忽略的東西,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簡簡單單地存在。

做一件事,愛一個人,心總會有所期待,期待一種自己喜歡的結局。可現實有時很殘酷,經常偏離預想的軌道,讓我們在期望中失望。世人常常以為結果是最重要的,可有時它僅僅是事物的收尾方式罷了,更多的幸福與快樂是存在于前行路上的,而在終點迎接我們的任何結果,都應坦然接受。

攤開你的雙手

我們越執著,對自己的傷害越大。如果我們不執著于快樂,快樂自然而然就來了;如果我們不逃避痛苦,痛苦自然而然就遠了;如果我們不沉迷于欲望,壓力自然而然就小了。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快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如果你感到困惑,請攤開你的雙手。雖然什么都沒有,但什么也都有。我們的思想在手紋中延展,我們的希望在指尖上蔓延,我們的經歷被印刻在厚厚的繭上。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財富到底有多少。真正放下了包袱,不再執著于對欲望的追逐,快樂才會順理成章地到來。人們所感受到的壓力與痛苦,大多是因為沉迷在欲望之中,執著于追求。把執著放下,一切都會平息。

累與不累,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放下,對于很多人來說很難,難的是你一直在為難自己,總是試圖抓得更緊而無法放開雙手。當我們真正攤開握緊的拳頭,看看手心中究竟抓住了什么的時候,一定會有所領悟,握緊的雙手再也不可能抓住別的東西,而放開雙手卻可以得到整個世界。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心愛之物,請打開你的雙手。如果左手是過去,右手是未來,那么合在一起就是現在,而我們便在這一開一合中存在。當一切塵埃落定,當一切舊事回放,當一切歸于平靜,才會真正懂得放下執著的深層意義,其實那才是一種厚實廣博的豐碩收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息烽县| 烟台市| 长治市| 青田县| 宁陕县| 嵊州市| 乌兰浩特市| 南溪县| 广丰县| 绥棱县| 邻水| 迁安市| 成安县| 宜良县| 富裕县| 双流县| 樟树市| 永清县| 临桂县| 扬州市| 泰来县| 瑞昌市| 辰溪县| 华亭县| 简阳市| 双柏县| 黑龙江省| 若尔盖县| 资兴市| 靖江市| 象山县| 余干县| 延寿县| 凯里市| 谷城县| 秦安县| 舒兰市| 同德县| 米林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