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魔法書:0~12歲正面管教育兒理念實踐版!
- (美)艾米·麥克瑞迪
- 2798字
- 2019-10-22 15:56:58
良好行為養成術01:身心靈時間
前文中艾麗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相信你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如果你的孩子也像艾麗一樣,你該如何改掉他的這種不良行為?
這就要用到“身心靈時間”,它是我個人最喜歡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這一方法能極大地滿足孩子對歸屬感和地位感的心理需求,并增進你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一旦你堅持使用這一方法,你就會發現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例如哭鬧、裝無助、耍性子、跟父母吵架、不按時睡覺等將漸漸消失。
你或許也注意到了,你的孩子覺得你作為他的家長,對他的任何不高興都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哪怕你正在打電話、修剪草坪、舒舒服服地洗澡或正要進入夢鄉……如果你不關注他,他就會想辦法吸引你的注意。經常有家長對我說,無論他給予孩子多少關注,孩子似乎都覺得不夠。
“身心靈時間”會通過預先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來防止孩子形成這種錯誤的觀念,這樣一來,他就會知道他應該等到合適的時間再尋求你的關注,他就不會再因為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去采取錯誤的行為方式。
實踐篇
在具體實施“身心靈時間”的方法時,父母雙方都應每隔一兩天就留出1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在這10分鐘里,父母要把其他的事情都放在一邊,將意念集中于自己的身、心、靈,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做的事。你可以幫12歲的女兒涂指甲油,也可以把自己扮成一架“飛機”,馱著4歲的兒子到處“飛翔”。只要孩子想做的事是合理的,你就陪他玩上10分鐘。
這一方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同樣也能提升他的地位感和自信心。因為孩子做什么,或想讓你陪他做什么,都由他自己決定。如果你每天都能花點時間維持與孩子的情感聯系,參與他的世界,孩子與你的溝通將更為順暢。如果你肯花點時間聽聽孩子喜歡的音樂,玩玩他喜歡的游戲,就算你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也愿意向你敞開心扉,而這無疑有助于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持續一生的情感聯系。
重要的是,如果能給孩子應得的東西——無條件的愛、一些專注的陪伴和關注,當你拒絕給他自認為應得的東西時才更有底氣。
但很多家長依然會想:“我每天已經夠忙的了,哪里還抽得出時間陪孩子10分鐘?”別擔心,這一方法事實上能為你節省時間。當你使用“身心靈時間”的方法時,你在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方面所花的時間將越來越少,孩子也將更愿意完成你交給他的家庭任務。這樣一來,你將獲得比以前更多的時間,并從育兒中享受到比以前更多的快樂。
當然,“身心靈時間”并不是萬能的,但它創造的奇跡已經被全球各地的不同家庭證實。如果你懷疑這一方法究竟能為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那我需要你停止懷疑,相信我一次。很多堅持使用這一方法的家長都說它是“神奇子彈”或“具有顛覆性的力量”。它真的有效,前提是你愿意采納它。請接著讀下面列出的“技巧與指南”,并享受這一方法帶給你的巨大成功。
技巧與指南
每日抽出10~15分鐘時間,全身心投入地與你的孩子單獨相處。
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如果你能每天安排兩次“身心靈時間”,效果會更好,因為他需要得到更多來自父母的定期關注。
排除手機、電視和電腦等一切干擾。
給你的“身心靈時間”取一個名字。什么名字都行,重點是將它與你的家庭聯系起來,例如“和爸爸的獨處時光”“歡聚時刻”。重點是,在這段時間里,一定要將精神集中于身、心、靈這三個方面。
發揮創意。“身心靈時間”不一定非在家中開展才行。外出旅行時,在車中的時間也可以是“身心靈時間”。或者,你可以簡單地放下手機,聽孩子講講他一天的活動;當他為即將舉行的越野賽跑而訓練時,陪他慢跑一段;當他洗澡時,陪他一塊嬉戲;早上叫醒他時,做一個搶枕頭游戲;臨睡前,抽出一點時間陪他讀書。
開始實施這一方法后,一定要確保在10分鐘之內完成一項活動或到達某個節點。如果你的時間比較充裕,很好!但如果孩子堅持完整地玩一遍《妙探尋兇》游戲,或用樂高玩具搭建一座城堡才肯放你走,反而會促使他形成新的理所應當心理。
如果你發現孩子沒法專心地參與某種活動,請跟他一起列一些10分鐘內能完成的其他活動,并將活動清單貼在冰箱上。
務必告訴孩子,你很享受與他一起度過的“身心靈時間”。當活動結束時,對孩子說:“跟你一塊玩真開心!明天我們還會畫更多恐龍,我簡直等不及了!”這會讓孩子明白,你已經給了他所需要的關注和地位,也很享受與他一起度過的時光。
如果孩子的年齡較小,你可以使用計時器來提醒他活動時間已結束。如果孩子有抗拒的表現,可以事先想好一個稍后可以讓他繼續進行的活動。
在我們日程滿滿、忙忙碌碌、被媒體包圍的生活中,愿意花時間真正了解一個人是愛的終極表現。
——瑞秋·瑪茜·斯坦福,《媽媽有空》作者
Q&A 我總是抽不出時間怎么辦?
一開始擠出時間陪孩子確實有點難,但你很快會明白,你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從不是很重要的事務上節省時間——稍等一會兒再去洗衣服、發郵件,或少花點時間在社交網絡上。把陪伴孩子當成固定習慣,以免自己拖延。更好的辦法是把“身心靈時間”做成日程表并貼在冰箱上,這樣大家都能看到。把“身心靈時間”當成沒有更改余地的事項。如果你真的有事不得不推遲它,應該事先告知孩子并重新安排日期。
Q&A 與家中的某個孩子單獨相處時,孩子的兄弟姐妹總想加入進來,或者總會弄出一些事端打斷我們,怎么辦?
不論你的孩子真的喜歡集體相處,還是他們只想獲得你的額外關注,你都需要記住,在“身心靈時間”中,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至關重要。孩子需要和平相處的時間,也需要自由做自己的時間。
雖然你應該限制孩子看電視,但當你實施“身心靈時間”的方法時,或許你可以讓年齡較小的孩子看適合他的電視節目,同時等著參加“身心靈時間”的活動。讓“身心靈時間”成為家庭中的固定活動同樣有幫助——孩子們一旦適應了規則,就會遵守。
為了將干擾降到最低,你可以跟家中所有的孩子一起事先制定一套“身心靈時間”守則。例如,除非發生了真正緊急的事件,否則不可以在“身心靈時間”內去打擾兄弟姐妹(鼻子流血算得上緊急事件,但上周在藝術課上制作的布偶找不到了就算不上)。如果誰干擾了兄弟姐妹的“身心靈時間”,就要從自己的時間里扣掉一部分,這樣他下次再想打擾別人時就會有所收斂。千萬不要把剝奪孩子們的“身心靈時間”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否則他們因自己對歸屬感和地位感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滿足而采取的負面行為就會升級。
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孩子頻繁地干擾別人,背后可能有一些別的原因,這時你需要采取另外的方法來處理。比如把他安排在客廳里,并交給他一沓紙,讓他把想對你說的話寫下來或畫下來。
Q&A 我的孩子把“身心靈時間”都浪費在決定該干什么上,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坐下來,跟孩子一起列一個“10分鐘活動清單”。當你需要的時候,就把這份清單拿出來看看。如果你的孩子始終拿不定主意該做什么,你可以結合孩子日常的游戲或工作內容,預先確定一個活動。可以對孩子說:“你建的火車道真棒,今天的‘身心靈時間’我們就玩這個游戲好嗎?”孩子有權改變主意,但至少你得知道該從哪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