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打破常規

我覺得沒有比“通常”這個詞更讓我感到別扭的詞語了。

這個詞語就像咒語一樣,類似一個箱子將我的個性禁錮起來。雖然說可能有很多人一直都安于“通常”,但是“通常”到底又是什么呢?

“通常”和“非通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通常”就是前面已經出現過,大家都已經熟悉的情況。“非通常”就是還沒有答案的情況。“非通常”對我來說,具有無限的可能并充滿魅力。

我經常思索一個問題:我眼前所存在的事物,和世間所有的事物比起來,什么才算是“非通常”的?換句話說,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新生事物。


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養成了這樣一個毛病,每次做事情的時候,似乎總有一個聲音在耳邊縈繞:“通常來說,大家都不會這么做吧?”“通常來說,大家都會這么做!”“這才是通常的情況!”……

我不知道什么是通常,什么是非通常。我也對“非通常=不好”這種說法有過疑惑。

雖然我一直都很尊敬自己的父母,也敬重身邊的長輩們,但是對于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通常”這個詞,我完全理解不了。

進入中學之后,“通常”具備了一種可稱之為強制性的力量,變成了校規,老師們開口閉口都是“通常”。“通常”也等同于“××樣子”的一切事物。比如,中學生要理中學生樣子的發型,穿中學生樣子的服裝,有中學生樣子的舉止。雖然我對此無法理解,但是,在校園里,存在著凌駕于校規之上的“通常”。

大家通常都是穿這樣的衣服,大家通常都是和朋友們這樣玩,大家通常都是這樣說話。雖然,沒有任何人規定大家都得這么做,大家也更不可能把這些都記在自己的學生記事本上。但是,確確實實存在著凌駕于校規之上,牢牢控制著大家的“通常”。

就拿現在這個時代來說吧,玩大家都在玩的游戲,用大家都在用的軟件,穿大家都在穿的衣服,這些事情都無聲無息地帶有一種強制性,悄悄地影響著大家。最近,出現了“同調壓力”日本心理學上的一個專業術語。所謂“同調”,就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自己會被迫與集體中的大多數人保持同調。這種“壓力”,近年來在少年和青年中有日趨嚴重的趨勢。這樣一個詞語,人們也開始慢慢使用這個詞語。我卻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被“通常”所掌控的這種“同調壓力”的氣氛,所謂“通常”也就是“大家什么都一樣”。

因此,每當我看見那些常常將“通常”這個詞掛在嘴邊的大人時,就會不自覺地注意他們,并且心里很厭惡,很想對他們說:“又這么嘮叨!”

我認為這對于我和我的同學們來說,就是慣常的謊言。他們常常說:“你不可以老是和別人的意見不統一。”他們的這種要求,其實就是讓我們說謊。

事實上,本來就應該讓大家擁有不同的意見,本來就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他們偏偏還要故意讓大家都沉浸在一種天下和諧、意見統一的氛圍里。每當我遇到這種情形,都會覺得忍無可忍。對于我這種偶爾也會提出一些不同意見的人來說,很難讓我勉強自己加入到這種大眾的隊伍之中。

雖然我沒有做過什么壞事,也非不良少年,但我很喜歡那些自由奔放、放任不羈的人,并且和他們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們是一群不愿意被安上“通常”這個帽子的人,是一群若是談到“通常”,就會忍不住發飆的所謂“不良少年”。他們是一群暢所欲言、天馬行空的“問題少年”。但是,就是這樣的他們,讓我感覺到了他們的自由灑脫。我非常喜歡他們。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沒有辦法成為他們的死黨。因為不管怎么說,那時候的我還是一個喜歡獨處的少年。

當年,我的那些被稱為“不良少年”的朋友們就是被排除在“通常”之外的一群孩子。我認為這也正是他們的魅力所在,讓他們區別于其他人。長大之后,我開始認識到:其實敢于被排除在“通常”之外,也正說明了你對自己有信心,你發現了你獨具一格的新能量。

從和大家一樣的訓諭中掙脫出來,開始走自己的路。這與年齡無關,這是自立,是尋找自我旅程的開始。說句實在話,我雖然也有過許多的擔心,但最后還是不知在何時選擇了擺脫“通常”的生活方式——一個人獨自走自己的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河源市| 桐柏县| 凤阳县| 九台市| 峨山| 太仆寺旗| 辽阳县| 都昌县| 青田县| 巴南区| 华坪县| 陇西县| 增城市| 阿荣旗| 锡林浩特市| 兴和县| 枣强县| 沾益县| 兰溪市| 深圳市| 深圳市| 南靖县| 吴桥县| 岫岩| 景泰县| 务川| 江达县| 恩平市| 内江市| 青海省| 达日县| 且末县| 循化| 通城县| 依兰县| 凭祥市| 涞源县| 青田县| 金堂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