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節的舞會
- 趙凝
- 926字
- 2019-12-10 14:27:00
第二節 最后一頁碎片
張愛玲的散文,是那種信手拈來式的作派。她是那種看到什么都有感覺的女人,看到書寫書,看到畫寫畫,看完戲就寫《散戲》。給一本書寫再版的序,她就東拉西扯地亂說上幾句,好像什么也沒說,又好像什么都說了。她的東西就是這樣,所以她的書叫做《流言》和《傳奇》。
多么簡單的事到了她那里必定瑣屑、細碎、糾糾纏纏地像永遠不會完。我倒并不覺得她那一兩句常常被人引用的“生命是一件華美的袍……”的名言有多么地好,好多東西一斷章取義就別有另外一層意思了。
我最初讀到張愛玲是一九九四年夏天在北京王府井書店。那時位于王府井街口的老店還沒有拆,我站在眾多架電風扇呼呼啦啦吹起的龍卷風里翻找自己喜愛的書。那時,我的書還沒出版,我一邊在一大排女作家寫的書里流連一邊暗自打算:“等到有一天,我的書也要出現在這家書店。”可是等到兩年后我真的出了書,那家全國最大的書店已經被拆毀了。我不知道王府井書店現在搬到哪兒去了。朋友打電話來,說在那里看到我的新書。
現在想來我手頭的這本張愛玲的“畸情小說”可能是我在王府井那家大書店里買到的最后一本書了。那是上海文藝出版社做的“中國現代名作家名著珍藏本”,每一本都很薄,淡黃或者淺米色封面,其中有巴金的“域外小說”,老舍的“幽默小說”,張天翼的“諷刺小說”,沙汀的“鄉鎮小說”,施蟄存的“心理小說”等。每一本都讓人愛不釋手。我不是那種特別舍得自己掏錢買書的人,最好是等著有人送。挑來挑去我挑中這套書中的兩本,一本張愛玲一本老舍,余下那幾本就等著過生日或者什么不相干的節日開下單子讓朋友送禮了。
一想起張愛玲的這本小說是我在王府井書店所購到的最后一本書了,心底不禁滑出這樣的句子,“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這是張愛玲在《傳奇》再版序言中說過的話,轉眼就成為現實了。幾個月之后,王府井書店就被拆掉了。那年冬天最冷的一個早晨,我起了個大早趕去書店看最后一眼,那座墻皮剝落的書店幾乎已經被搬空了,空洞的玻璃櫥窗像挖去瞳仁的眼睛,玻璃上那行紅字已落滿灰塵:“讓我們共有一個聯想——北京——王府井——東方文化——世界精華”,現在我用打字機打出這行字時,眼框里再一次漫過淚水。張愛玲這本書,成為那個書店留在我手里的最后一頁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