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
- 新東方前途出國
- 2670字
- 2019-10-09 18:44:38
Part4 留學的價值與意義
留學提升的能力
留學經歷帶來的個人能力提升
已有留學經驗人群認為,通過留學自己在環境適應能力、語言能力、承受孤獨、獨立自主以及抗壓等方面的提升最大。而這些素質,也正是當下中國市場環境下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留學期間提升的個人能力(單位:%)

近3/4的人能快速適應國內的工作環境
同樣在有留學經驗且已工作的被訪者中,73%的群體認為自己可以快速適應國內的工作環境。而各類的適應方式中,“自然融入”位列第一。
除了留學生本身較強的適應能力,當下信息通訊的便捷和全球文化的交融,也使得海歸回國后的適應不再成為難題。
回國工作留學生對國內工作環境的適應情況

適應國內工作環境的方式(單位:%)

“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是用人單位最為肯定的優勢
對比用人單位與回國工作留學生兩部分群體對留學優勢的認識,留學生自我認可,但卻沒有被用人單位所認可的優勢主要包括“語言能力”、“適應能力”、“努力程度”、“表現力”。
而留學生自我沒有意識到,卻被用人單位所認可的優勢則主要表現在了“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現出,企業用人時看重留學生在海外學得的專業知識和拓寬的知識視野,因此留學期間的專業學習非常重要;而普遍被人認可的留學生的語言能力卻低于了企業的用人預期,這也表明很多留學生在海外求學期間過于集中在華人的圈子內,沒有積極地提升自己的英語交流能力,這也是未來的留學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回國工作留學生 VS 用人單位認為留學生在工作中的優勢(單位:%)

留學的意義不在于“金錢”
在來自用人單位的被訪者中,89%的群體認可留學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僅有11%的群體認為留學沒有意義。
認可留學有意義的用人單位認為,“開拓視野”“思維方式轉變”“鍛煉獨立自主”能力是最重要的意義,此外留學對于“提升專業能力”也十分有幫助;而11%認為留學無意義的群體,則是把“改善收入水平”和“投入產出成本”當成了首要標準。
用人單位對留學意義的看法

認為留學有意義/無意義的因素(單位:%)

就業的規劃與傾向
立刻歸國就業趨向明顯
大部分意向留學生仍希望在國外先工作一段時間再回國,畢竟如果在工簽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這樣可以使自己在海外留學經歷的價值最大化。
但是對比5年的數據,選擇畢業后立刻歸國就業的人群占比呈持續上升的趨勢。一方面,與國內相比,國外的就業市場已趨近飽和,使得更多意向人群打算畢業后馬上回國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越來越多的意向留學群體,其留學目的本身就是為在國內就業增加競爭力。
意向留學人群在留學后的就業意向(單位:%)

2成人群在留學初即進入“求職狀態”
針對已有留學經驗人群,詢問他們開始找工作的時間階段。8成人群會在畢業后期或歸國后開始找工作。然而卻有15%的人群在留學前期便開始找工作,這很可能是部分學習“非研究型”專業的研究生,在學習期間主動尋找實習實踐的機會;另外有5%的人群在出國前便開始了求職,有可能是本科生在做留學和就業的兩手準備。
無論哪種可能,指向了部分留學人群很早就具備了職業規劃的意識,在求學或進修規劃期間,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并著手進行相關準備。
已有留學經驗人群開始找工作的時間階段(單位:%)

偏好大型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
已有留學經驗人群的擇業傾向上,大家普遍更加偏好大型企業。在企業類型的傾向上,最受他們歡迎的是具備外資背景的企業,其次是上市公司;而對長輩們看中的國企、機關等單位熱情一般;而隨著創業熱潮的降溫,海歸們對于創業型企業的熱情也不再高漲。
已有留學經驗人群擇業傾向-單位性質

已有留學經驗人群擇業傾向-企業規模

(100為平均值,超出平均值越多,傾向越強;低出平均值越多,則傾向越弱)
求職中的問題與挑戰
海歸求職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開始緩解
在有留學經驗且已工作的被訪者中,針對其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對比兩年數據,雖然“相關實習、工作經驗不足”依然排在首位,但是卻有了相當比重的下降,這也證明了現在的留學生已經越來越有意識提前為自己積累實踐經驗;此外,在“信息獲取渠道有限”、“無法找到對口工作”的問題上,也有了一定的緩解。這些都表示著留學生早期的職業規劃意識開始提升。
然而,在“缺乏表現和包裝自己的能力”這點問題上,其嚴重性有了大幅的上升。在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歸國就業,同時國內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的環境下,在面試過程中如何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優勢,成了畢業生普遍的求職痛點。除此之外,其它問題選項也不同程度地呈現小幅上升。
整體來看,目前留學生在國內求職中的問題已不再有極為突出的共性,而是針對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有著自己的個性問題。因此未來想在求職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或許需要更為細致和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方案,而非單純的積累實踐經驗或提前規劃好適合自己的專業就可脫穎而出。
回國工作留學生在求職時面臨的問題(單位:%)

海歸求職中,女性同樣“弱勢”
而將以上數據按照性別拆分,其對比結果非常出乎意料。相比男性,女性在求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更多。
在“專業知識無法轉化為實踐”上兩者持平;在“專業能力不足”和“企業用人需求與自身有差異”上男性問題大于女性。從這幾組女性嚴重性不高于男性的問題來看,女性海歸的專業素養,以及自身和企業的匹配度上,是優于男性海歸的。
但是除此之外,在其它求職中遇到的問題上,女性海歸都比男性海歸劣勢。究其原因,或許是來自用人單位的較高要求,如缺乏實踐經驗、包裝能力、面試技巧,工作不對口、競爭激烈等;或許是由于女性海歸求職者的心態更為焦慮,如自我定位過高、錯過校招的時機、缺少信息獲取的渠道等。
可見求職市場上的“性別歧視”在海歸求職群體中同樣存在,海歸求職尚且如此,在海量求職大軍中女性的求職情況恐怕更不樂觀。企業在面對女性員工結婚生子的隱性成本時,自動將天平向男性傾斜,雖然缺乏公平,卻是當下不爭的現實。因此,女性如希望未來在職場上有所發展,更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多方面能力,同時注意在選擇專業時偏向一些更適合女性優勢特長發揮的行業和工種。
回國工作留學生在求職時面臨的問題-男/女(單位:%)

海歸對目前工作發展的滿意度有所提升
對比兩年數據,有留學經驗且已工作的被訪者對其目前工作的崗位、發展空間、頭銜/職位的滿意度均有所提升。可見整體而言,目前留學生的職業規劃以及海歸求職的技巧還是有所提升的。
但是,相較2018年,海歸就職群體對目前的薪酬滿意度有所下降。一方面歸國留學群體逐漸增多,加大了競爭;另一方面,2018年國內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海歸初入職場的薪資滿意度未達到當初的較高預期。
回國工作留學生對目前工作的滿意程度(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