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學界記往
  • 戴逸
  • 2527字
  • 2019-10-25 16:47:21

初進北大原載《光明日報》,1998年2月3日。

1998年是我母校北京大學的100周年誕辰。五十二年前,我初進北大,在史學系就讀兩年,因故輟學,追憶前塵,如影如夢,當年的各種事件、眾多人物,歷歷如在眼前。

1946年深秋,我從上海交通大學轉到北京大學。乍來北方,對氣候、水土很不習慣,生活不能適應,但北京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活潑的自由風氣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此前,我已在上海交大學過兩年,交大也是我國的第一流學府,但其環境、氣氛和北大迥然不同。交大的校風是嚴格、認真,有秩序、講紀律,教師水平高、很負責。大多是必修課程,課堂有級長,上課要點名。同學們個個勤奮刻苦,日夜拼搏,一天到晚在習題的海洋中奮戰,按時做題,按時交卷,按時考試。這一學習程式循環往復,無有終止,稍一懈怠,考試就不能及格。

初進北大,如同步入了一個洋溢著民主、自由氣息的學術殿堂。課程很多是選修,大多是跨系科聽課,課堂不點名,紀律寬松。同學中有的孜孜矻矻,勤奮攻讀,成績優異;有的則不修邊幅,放浪形骸,讀書不求甚解。兩類學生考試時都能順利通過。最吸引學生的地方是北大圖書館,館藏宏富,縹緗滿架,對學生實行開架閱覽,取閱方便。我第一次走進沙灘圖書館的大閱覽室,看到琳瑯滿目的圖書,心境豁然開朗,很多以前聽說而從未見過的書籍都陳列在跟前,真是“如行山陰道上,目不暇接”,可以隨心所欲地盡情飽覽。

尤其值得留戀和懷念的是當年給我們上課的師長們。當年北大的名教授有給低年級學生開基礎課的好傳統,故而使我這個剛入校門的青年學子有幸認識了許多文化名人,親聆教誨。我是史學系的學生,當年北大秘書長鄭天挺兼任史學系主任,為我們開明清史課程。北大校長是胡適,不管具體校務,北大又不設副校長,鄭先生實際上擔當副校長角色,事務叢集,一切都要躬親處理,但他仍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他的課內容豐富,講述生動,極有條理。校長胡適也給史學系上過課,是歷史研究法系列講座的第一講。雖是史學系的課,但全校學生都要求來聽課,人太多了,只好安排在晚上北樓的大教室內,講課時座無虛席,教室內外還站立著很多聽課的人。還有輔仁大學校長、史學名家陳垣先生被請來講“史源學”,我旁聽了三次。他坐在特設的椅子內,鶴發銀髯,神態安詳地向學生講論今古。

大學一年級基礎課的任教老師都是名教授。大一國文的老師沈從文,他身軀瘦弱,態度和藹,低沉的語音迸放出精警的內容,每篇課文他都低回吟誦,以欣賞者的姿態帶領學生進入課文中的意境。大一哲學的老師賀麟,他個子矮小,戴著寬邊大眼鏡,神采奕奕,講課滔滔不絕,盡情勾畫出一個沉思中的世界。他是北大訓導長,但平易近人,親近學生,我常常去他家中做客,他熱情地和學生聊天,答復問題。他曾送給我一本他撰寫的有關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著作,上有他親筆簽名,遺憾的是這一珍貴紀念物已經丟失。大一社會學的老師許德珩,講課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史,這門課非常叫座,聽者踴躍,因此安排在北樓大教室內上課。許德珩是進步色彩最鮮明的一位教授,有一次我到他家中邀請他參加一次學生的集會,我離開他家時,他囑咐我注意身后有無國民黨的特務盯梢,可見他當時處境之險惡和他對學生的關懷。大一時我還選修了朱光潛先生的美學課,至今我還能想象出當年他講課的情形:閉著眼睛,舉著粉筆,慢條斯理地講說,既具哲理思考,又富語言魅力。他的課程融會東西方的學問,令人耳目一新。

我在北大兩年還聽了史學系的許多課程。隋唐史的老師向達,學識淵博,神態凝重。他講課聲音很小,語氣平緩,學生們怕聽不清,把凳子挪得很近,圍成一個圈,而他講課內容精彩,旁征博引,如數家珍,把學生帶進博大輝煌的盛唐時代。諦聽他的課程,你一定會敬佩他知識之廣、構思之密、見解之深。宋史老師鄧廣銘,他治學勤奮,功底深厚。宋史資料號稱浩瀚,可鄧先生是當時唯一讀完了宋史史料的青年學者。他做研究,必用大力把全部史料網羅起來,竭澤而漁,嚴謹而扎實。他講課內容充實、生動,關心學生。我聽他講遼史的“四時捺缽”,有些問題弄不清楚,寫了一封長信請教他,他竟在課堂上用半個多小時講解我提的問題,使我銘記難忘。西洋史老師楊人楩學識精深,富有活潑自由的氣度,言語清晰、富文采,有諧謔幽默感。他講的希臘精神,具有真知灼見。邵循正是清華大學教授,被請來講授元史。他精通英文、法文、波斯文、蒙古文等各種語言。他的課程窮本溯源,援引廣博,既有宏觀的剖析,又有微觀的考證,而課程內容艱深,是同學們認為最難學好的一門課。還有一位從北京圖書館請來講目錄學的趙萬里,他是王國維的學生、同鄉,其讀書之廣、識斷之精、記憶之強,令人驚嘆。上課不帶片紙,對各種珍本和善本的特點、刊刻年代、內容均爛熟于胸,娓娓而談,均有來歷。課堂上有問必答,略無遲滯。據說他幼年時走過幾遍街道,就能把兩旁商館招牌暗記背誦出來。

以上開列了一串五十多年前給我授課的名教授的名單,我都聽過他們講課。還有許多我未聽過講課的教授,如湯用彤、鄭昕、俞平伯、游國恩、魏建功、唐蘭、廢名、季羨林、毛子水、張政烺……當年的北大,確是英賢薈萃,人才濟濟,這強大的教授陣容會使后來的學生們永遠歆羨嘆慕!最難得的是,他們都親臨第一線,為低年級學生開課,傳道授業,耳提面命,不辭辛勞,用他們的心血澆灌著學術園地中的嫩苗。當年的學生們雖在戰火擾攘的歲月中,何其幸運能得如許名師的指點,真是得天獨厚,受益匪淺。

這些老師,他們的專業不同,講課風格各異。有的邏輯嚴密,立論精當;有的內容充實,援引繁富;有的學識淵博,口若懸河。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著重啟發式教育,從不照本宣科。他們全都沒有固定的講義,在課堂上評古說今,議論風生,答難解疑,出口成章。講授的問題,有時寥寥數語,一帶而過;有時則尋根問底,反復論證,窮究精義。他們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課堂上和課堂外,師生們可以自由交流,各抒己見,相互問難。我在一次經濟學的課堂上聽老師和學生相互辯論了一個課時。

北京大學有強大的學術隊伍,有優秀的學術傳統,蘊蓄深厚,兼容并存,學風淳樸,思想自由。新中國成立以后,北京大學在新時代中得到迅速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育了大批人才。我預祝并堅信進入21世紀,北京大學的悠久傳統將得到進一步發揚,我的母校將成為世界上頂尖的高等學府。


注釋

[*]原載《光明日報》,1998年2月3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黑龙江省| 博客| 黄骅市| 武汉市| 高淳县| 类乌齐县| 湖北省| 晋宁县| 边坝县| 迁西县| 慈溪市| 怀远县| 吉首市| 岳阳县| 八宿县| 松潘县| 咸宁市| 琼海市| 郸城县| 海宁市| 安泽县| 黄骅市| 额尔古纳市| 庆城县| 汉源县| 红安县| 兰坪| 西宁市| 田林县| 永新县| 长汀县| 乌审旗| 富源县| 凉城县| 潮安县| 宝丰县| 齐齐哈尔市| 滦南县| 遂溪县| 长白|